连翘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慢性荨麻疹,原来
TUhjnbcbe - 2021/9/1 22:08:00

麻*连翘赤小豆汤治疗慢性荨麻疹,原来这么有效

 麻*连翘赤小豆汤


  麻*连翘赤小豆汤方:麻*二两(去节),连翘二两,杏仁四十个(去皮、尖),赤小豆一升,大枣十二枚(擘),生梓白皮(切)一升,生姜二两(切),甘草二两(炙)。上八味,以潦水一斗,先煮麻*,再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半日服尽。”

其中“*”即*疸,言主症,“瘀热”言病机,意即本方原为*疸而设,本方在《普济方》就主治“小儿伤寒,发*身热”,在《张氏医通》中主治“湿热发*”。

中医内科学将本方运用于湿热*疸及肾炎“水肿”湿*侵淫证的治疗,笔者在临床中发现,本方治疗急慢性荨麻疹、小儿鱼鳞病等皮肤瘙痒类疾病疗效显著,重复率极高,可以说本方是治疗此类疾病的一首经典高效古方。


  《伤寒论》中关于本方主治的记载极其简略精练,给后世准确理解该方证关键指征及推广运用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日本医家尾台榕堂在《类聚方广义》中注释本方说,“疥癣内陷,一身瘙痒,发热,喘咳,肿满者,加反鼻,有奇效。生梓白皮,不易采用,今权以干梓叶或桑白皮代之”,此处所注确为临床极有见地之言论。由此可见,瘙痒、发热、喘咳、肿满、反鼻为本方证识别之关键。


  另外,麻*为方中君药,可以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主治喘咳、水气也。旁治恶风,恶寒,无汗,身疼,骨节痛,一身*肿”(吉益东洞《药征》),以药测证,该药证可能见有咳喘,恶寒发热,身痛无汗等肺气郁而不宣的指征,南京中医药大学*煌教授在《药证与经方》中直接指出“麻*主治*肿,兼治咳喘,恶寒无汗而身痛者”。

连翘可以清热解*,消肿散结,疏散风热,以药测证,该药证可能见有皮肤疮疡溃烂,口渴欲饮,咽喉红肿疼痛等。赤小豆可以利水消肿,以药测证,该药证可能见有头面全身浮肿,皮肤溃烂流水等指征。

但是如果荨麻疹的症状痒的厉害,可以涂抹一些草本成分的甘*伯*宗*肤*痒*清*乳*霜,来止痒除菌抑制荨麻疹,同时通过中药来调理。

生梓白皮不易寻找,刘渡舟、岳美中等老中医多以桑白皮代之,笔者一般去而不用,或治疗皮肤病时见患者瘙痒较重则以白鲜皮代之。生姜、大枣、甘草三药药证不再赘述。


  值得注意的是,一般认为麻*为发汗峻药,辛热开泄,性温力猛,易于化热助火,亡阳劫液,因此临床多不用或者少用,畏麻*“不啻猛虎”(章次公),但笔者认为方中麻*尤为皮肤病治疗关键,因为慢性荨麻疹等皮肤瘙痒类疾病病机多有风邪客于腠理不散,运用麻*发汗正可发泄郁热,透散邪*,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言,“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

何绍奇先生临床也常将麻*用于荨麻疹等皮肤过敏性疾患的治疗,认为风邪客于皮肤腠理之间,因而郁遏不得汗出,若小发其汗,则邪去痒止,临证治疗荨麻疹常用麻*连翘赤小豆汤加蝉衣、赤芍、丹皮、防风、荆芥,对服抗过敏西药无效者,投以本方,往往一剂即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慢性荨麻疹,原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