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海标教授用麻*连翘赤小豆汤经验
赖海标经方医学工作室孟繁甦
老师在临证中擅长运用麻*连翘赤小豆汤,下录医案一节:
李某,男性,45岁。舌粗糙感反复多年,舌苔厚腻,伴尿频尿急,血尿酸和血脂均偏高。老师考虑表郁里湿,采用麻*连翘赤小豆汤水煎服:
麻*5克连翘15克赤小豆30克
杏仁15克桑白皮15克薏苡仁30克
甘草5克虎杖15克
药后舌面粗糙感消失,舌苔转净,排尿好转。老师分析患者为湿热内蕴,考虑患者为白领,平素运动少,长期在空调房内工作,很少出汗,故即使没有恶寒头项强痛身痛等表证,也当作有表郁。用麻*、杏仁、桑白皮开宣肺气以解表郁;赤小豆、薏苡仁利湿祛邪;连翘辛凉,既清内热,又宣散表郁;桑白皮辛、甘、寒,既宣肺又利水;杏仁、虎杖合奏降肺通腑、活血利水、清热解*之功。
《伤寒论》第条:“伤寒,瘀热在里,身必*,麻*连轺赤小豆汤主之”。连轺者,即连翘之根,今多用连翘。麻*连翘赤小豆汤用于治疗湿与热合、互结于里的湿热发*。
《伤寒论》中治*疸三方,包括茵陈蒿汤、栀子柏皮汤、麻*连翘赤小豆汤。三方证为湿热发*,以身目俱*、无汗、小便不利且色*为主要特点。茵陈蒿汤证湿热较重,且伴有腑气壅滞,栀子柏皮汤则热重湿轻。麻*连翘赤小豆汤证为湿热内蕴,并有表证。后世温病的甘露消*丹、达原饮等都是著名治湿热方,分析这些方剂的组成思路,均与《金匮要略》中的治水观点一致。《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指出:“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麻*连翘赤小豆汤主要是通过诸药宣肺开表,即内经的“开*门”,将湿邪从表去除。方中以麻*开郁宣肺,透疹止痒,开宣肺气,发散邪气。《神农本草经》述麻*能“主中风,伤寒,头痛,温疟,发表出汗,去邪热气,止咳逆上气,除寒热,破癥坚积聚”。连翘清透邪热,赤小豆活血利湿,桑白皮清热利水、宣达肺气,使湿热之邪从小便而解,即内经的“洁净府”;生姜、大枣顾护胃气,使脾土健旺,制水有主。全方合用,共奏宣表散邪、清热利水之功。
赖海标按:
麻*连翘赤小豆汤原为表郁合并湿热所致*疸而设,七分清利湿热,三分疏散外寒。方中麻*、杏仁、生姜为一组重在表,疏散表邪,以宣里郁之热;连翘、桑白皮、赤小豆为一组重在里,清热利湿,以利内湿之困。连翘透邪热之结,赤小豆清中而活血;甘草、大枣健脾和胃,以防清利伤胃。
钱潢《伤寒溯源集》曰:“瘀者,言留蓄壅滞也。”瘀者,淤滞也,不一定是血瘀。此处之瘀滞,可以理解为伤寒之郁热与胃中之湿气淤滞互结。
本人在治疗里证时常合用汗法即解表法。里证若合并有表郁证,在辨证的基础上多合用麻*、杏仁、荆芥、防风、紫苏等解表药以“提壶揭盖”,开宣肺气。若合并有气虚,恐解表药开泄太过,可合用*芪、*参等益气固表,以求敛散平衡。
温馨提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