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翘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犬湿热性细小病毒中医治疗
TUhjnbcbe - 2021/8/29 22:36:00
北京皮肤科医院网站 http://pf.39.net/bdfyy/bdfjc/160306/4781506.html

犬湿热性细小病*中医治疗

细小的认识

犬细小病*病临床较为多见,以呕吐腹泻为主的胃肠道反应,有些兼有呼吸道的感染。

中医临床主要分为寒湿型,湿阻型,水饮内停型,湿热型。本次主要介绍湿热型细小病*的中医治疗。湿热型又分为湿重于热,湿热并重,热重于湿(比较好治)等形式。

以湿重为主,主要表现大便粘稠,呕吐物粘稠,口水多而粘,小便*,苔腻,或舌有油光,伴有四肢困倦,身热不扬(用手触摸病体会慢慢感觉皮肤表面烫手),脉濡滑,口不渴或口渴不想饮水;湿热并重为主,主要表现大便粘而带有臭味,其他症状与湿重相似或略轻;热重于湿为主,主要表现舌红口渴,脉数或滑数,大便恶臭,小便*。

无论何总形式都有可能伴有呼吸道的感染,临床需四诊合参,辨证论治。所以某些广告的细小神药就不得而知了。

对于湿热型临床见以下方剂的较多,顾列出与大家一起学习。

1

葛根芩连汤

葛根芩连汤,出自《伤寒论》

葛根(15g),炙甘草(6g),*芩(9g),*连(9g)。

上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葛根,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解表清里。

协热下利证。身热下利,胸脘烦热,口干作渴,喘而汗出,舌红苔*,脉数或促(脉硕:指脉的跳动频率过快,一息的时间大概在5次以上)。

本方证在《伤寒论》中称为太阳阳明协热下利,其因是太阳表邪未解,误用下法,表邪内陷阳明所致。表邪内陷,致阳明大肠热盛,肠失传导,故见身热下利,臭秽稠黏,肺与大肠相表里,大肠热盛,迫肺蒸表伤津,则胸脘烦热,口渴,喘而汗出。治宜外解表邪,内清肠胃之热。方中葛根解肌退热,升脾胃清阳而止泻,其先煮葛根使“解肌之力优而清中之气锐,”重用为君。*芩、*连清热燥湿,善清胃肠湿热而止利,共为臣药。甘草甘缓和中,调和诸药,为使药。四药合用,外疏内清,表里同治,可使表解里和,身热下利得愈。本方虽能解表清里,但从药物配伍来看,应以清里热为主,故对热泻、热痢,不论有无表证,皆可用之。

1.证治要点本方是治疗热泻、热痢的常用方,简称葛根芩连汤。临床以身热下利,苔*、脉数为辨证要点。

2.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治疗急性肠炎、细菌性痢疾、肠伤寒、胃肠型感冒等属表证未解,里热甚者。

2

大柴胡汤

柴胡15克、枳实9克(炙)、生姜15克(切)、*芩9克、芍药9克、半夏9克(洗)、大枣12枚(擘)、大*6克

上七味,用水1.2升,煮取毫升,去滓再煎,温服毫升,日三服。

和解少阳,内泻热结。

少阳、阳明合病,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呕不止,郁郁微烦,心下痞硬或满痛,大便秘结,或协热下利,舌苔*,脉弦有力者。现用本方加减治疗急性胰腺炎、急性胆囊炎、胆石症等见有上述证候者。

方中柴胡、*芩和解少阳;枳实、大*内泻热结,芍药助柴胡、*芩清肝胆之热,合枳实、大*治腹中实痛;半夏和胃降浊以止呕逆,生姜、大枣既助半夏和胃止呕,又能调营卫而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和解少阳、内泻结热之功。胆系急性感染、胆石证、胆道蛔虫病、急性胰腺炎、腮腺炎等证属少阳阳明合病者。

(1)单纯少阳证者禁用。

(2)单纯阳明证者禁用。

(3)少阳阳明病而阳明尚未结热成实者

3

*芩汤*芩9克;芍药9克;甘草3克;大枣4枚。

清热止利,和中止痛。热泻热痢。身热,口苦,腹痛下利,舌淡,脉数。

只要是中虚夹热的情况,都有很好的效果。

4

白头翁汤

白头翁15克;*柏12克;*连6克;秦皮12克;

清热解*,凉血止痢。热*痢疾。腹痛,里急后重,肛门灼热,下痢脓血,大便偏臭,赤多白少,渴欲饮水,舌红苔*,脉弦数。(本方常用于阿米巴痢疾、细菌性痢疾属热*偏盛者。)

5

猪苓汤

猪苓9克(去皮);茯苓9克;泽泻9克;阿胶9克;滑石9克(碎)

滋阴清热利水。治水热互结,邪热伤阴所致的发热,渴欲引水,或下利,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

中方以猪苓,茯苓渗湿利水为君;滑石,泽泻通利小便,泄热于下为臣,君臣相配,既能分捎水气,又可疏泄热邪,使水热不致互结;更以阿胶滋阴为佐,滋养内亏之阴液。诸药合用,利水而不伤阴,滋阴而不恋邪,使水气去,邪热清,阴液复而诸症自除。

6

半夏泻心汤

半夏9克;*芩6克;干姜6克;人参6克;炙甘草6克;*连3克;大枣4枚

寒热平调,消痞散结;寒热错杂之痞证。心下痞,但满而不痛,或呕吐,肠鸡下利,舌苔腻而微*。(感觉肚子有股气,本方常用于急慢性胃肠炎、慢性结肠炎、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等属中气虚弱,寒热互结者。

7

三仁汤

杏仁15克;飞滑石18克;白通草6克;白蔻仁6克;竹叶6克;厚朴6克;生薏仁18克;半夏15克

清热利湿,宜畅湿浊。治湿温初起,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舌白不渴,脉弦细而濡,面色谈*,胸闷不饥,午后身热,状若阴虚,病难速已。

方用杏仁宣通上焦肺气,使气化有助于湿化;白蔻仁开发中焦湿滞,化浊宜中;苡仁益脾渗湿,使湿热从下而去;三药为主,故名"三仁"。辅以半夏、厚朴除湿消痞,行气散满;通草、滑石、竹叶清利湿热。诸药合用,共成宣上、畅中、渗下之剂,而有清热利湿,宣畅混浊之功。

8

甘露消*饮

滑石粉45g;*芩30g;绵茵陈30g;石菖蒲18g;川贝母15g;木通15g;藿香12g;连翘12g;白蔻仁12g;薄荷12g;射干12g

利湿化浊,清热解*。湿温时疫,邪在气分,湿热并重证。发热倦怠,胸闷腹胀,肢酸咽痛,身目发*,颐肿口渴,小便短赤,泄泻淋浊,舌苔白或厚腻或干*,脉濡硕或滑硕。

本方主治湿温、时疫,邪留气分,湿热并重之证。湿热交蒸,则发热、肢酸、倦怠;湿邪中阻,则胸闷腹胀;湿热熏蒸肝胆,则身目发*;热*上壅,故口渴、咽颐肿痛;湿热下注,则小便短赤,甚或泄泻、淋浊;舌苔白或厚腻或干*为湿热稽留气分之征。治宜利湿化浊,清热解*。方中重用滑石、茵陈、*芩,其中滑石利水渗湿,清热解暑,两擅其功;茵陈善清利湿热而退*;*芩清热燥湿,泻火解*。三药相合,正合湿热并重之病机,共为君药。湿热留滞,易阻气机,故臣以石菖蒲、藿香、白豆蔻行气化湿,悦脾和中,令气畅湿行;木通清热利湿通淋,导湿热从小便而去,以益其清热利湿之力。热*上攻,颐肿咽痛,故佐以连翘、射干、贝母、薄荷,合以清热解*,散结消肿而利咽止痛。

9

犀角地*汤

犀角[水牛角代](30克)生地*(24克)芍药(12克)牡丹皮(9克)

清热解*,凉血散瘀。

热入血分证。

1.热扰心神,身热谵语,舌绛起刺,脉细数。

2.热伤血络,斑色紫黑、吐血、便血、尿血等,舌红绛,脉细硕。

3.蓄血瘀热,喜忘如狂,漱水不欲咽,大使色黑易解等。

10

芍药汤

芍药(临床多用白芍换赤芍)30克;当归15克;*连15克;槟榔6克;木香6克;甘草6克(炙);大*9克;*芩15克;肉桂5克

清热燥湿,调气和血。湿热痢疾。腹痛,便脓血,赤白相兼,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舌苔*腻,脉弦硕。(本方常用于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过敏性结肠炎、急性肠炎等属湿热为患者。)

本方证是由湿热塞滞肠中,气血失调所致。湿热下注大肠,搏结气血,酿为脓血,而为下痢赤白;肠道气机阻滞则腹痛、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舌苔*腻,脉象弦数等俱为湿热内蕴之象。故治宜清热燥湿,调和气血之法。方中*芩*连性味苦寒,入大肠经,功擅清热燥湿解*,以除致病之因,为君药。重用芍药养血和营、缓急止痛,配以当归养血活血,体现了“行血则便脓自愈”之义,且可兼顾湿热邪*熏灼肠络,伤耗阴血之虑;木香、槟榔行气导滞,“调气则后重自除”,四药相配,调和气血,是为臣药。大*苦寒沉降,合芩连则清热燥湿之功著,合归、芍则活血行气之力彰,其泻下通腑作用可通导湿热积滞从大便而去,体现“通因通用”之法。方以少量肉桂,其辛热温通之性,既可助归、芍行血和营,又可防呕逆拒药,属佐助兼反佐之用。炙甘草和中调药,与芍药相配,又能缓急止痛,亦为佐使。诸药合用,湿去热清,气血调和,故下痢可愈。本方立意不在止痢,而重在治其致痢之本。其配伍特点是:气血并治,兼以通因通用;寒热共投,侧重于热者寒之。

11

临床多用方剂

若湿重而入营血,表现为舌红绛,便血但又不太臭的,可以试一试。

当归6克,红花6克,桃仁6克,赤芍9克,丹皮9克,竹叶9克,苍术6克,通草3克。

活血而化湿。

12

神犀丹

处方犀角尖18克、生地50克(熬膏)、香豉24克(熬膏)、连翘30克、*芩18克、板蓝根27克、银花50克、金汁30克、元参21克、花粉12克、石菖蒲18克、紫草12克

制法用生地,香豉、金汁捣烂,余药研末,和匀为丸,每丸重9克。

清营开窍,凉血解*。治温热暑疫,热*深重,耗液伤营,热入心包,神昏谵语,痘庴发斑,舌色紫绛,口糜咽腐,目赤神烦等。

开水送下。

备注:方中犀角、生地清心凉血;元参、花粉养阴生津;银花、连翘、*芩清热泻火;紫草、板蓝根、金汁凉血解*,菖蒲芳香开窍,豆豉宜泄透邪。诸药合用,共奏清营开窍,凉血解*之功。

13

清瘟败*饮

生石膏60克、生地*9克、犀角3克、*连3克、栀子9克、桔梗4.5克、*芩9克、知母9克、赤芍9克、玄参9克、连翘9克、甘草4.5克、丹皮9克、鲜竹叶6克、水煎服。

功能清热解*,凉血泻火.主治气血同病的一切火热之证,大热烦躁,渴欲干呕,头痛如劈,昏狂谵语,或发斑吐衄,舌绛唇焦,脉沉细而数,或沉数,或浮大而数。

现代临床常用于治疗乙脑,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肺炎,产后高热,登革热,红斑狼疮,再生障碍性贫血,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病症。

想要了解更多病例处理知识,小动物手术视频,一线师资在线解答。

请登陆:福祉-宠医网

网址:

1
查看完整版本: 犬湿热性细小病毒中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