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3年来,抗疫类中药材供需几经波折,高价位刺激生产快速恢复,到年下半年,除连翘、紫苏叶等少数品种外,已经出现整体性供大于求,产能过剩。
但年12月,民众恐慌性“囤药潮”突发,造成多个抗疫类中药材价格翻倍上涨、供应链断裂。
那么,这样的反常行情还能持续多久,何时才能再度回落?
01
回顾年:最严峻的时期即将过去
1.1疫情回顾: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
从新增病例看:年,我国新冠肺炎疫情新增病例分别在4月和11月出现峰值。
年4月,北京、上海、山东、陕西等地报告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患者,新增感染病例不断攀升,4月份单日最高新增确诊病例例,无症状感染病例例;年11月,随着境外输入人员增多,部分地区防疫管控风险加大,广东、成都、长春等地区出现社会面感染,部分地区存在社区传播情况,导致短期内感染人数增加。进入12月,新冠感染人数继续大量增加。
从季节性规律看,目前正是本轮新冠疫情的第一波冲击,第二波冲击可能会在明年3-4月来临,随着民众恐慌心理减弱,第二波冲击造成的危害应会低于第一波。也就是说,我们面临的最严峻的局面即将过去。
1.2用药回顾:权威推荐用药成民众首选
图:年我国居民针对呼吸系统疾病用药搜索指数
从用药搜索看:连花清瘟系列中成药,居民需求占比最高。
截至年12月,我国居民搜索呼吸系统疾病用药前5位的中成药分别为连花清瘟、蒲地蓝、板蓝根、藿香正气和蜜炼川贝枇杷膏。其中,连花清瘟搜索指数以.73万位居第一;蒲地蓝和板蓝根搜索指数分别以.76万和.89万紧随其后。
1.3热词回顾:热销中成药原料成为大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