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翘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一镇一业一带富裕一方百姓人民资讯
TUhjnbcbe - 2025/6/10 22:03:00
专业治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

这里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核心区、天然林保护区、革命老区乡镇。

这里历史文化厚重,自然物产丰饶,旅游资源丰富,交通条件便利。

这里是豫陕鄂三省“咽喉”之地——卢氏县朱阳关镇。

近年,朱阳关镇紧紧围绕“生态旅游名镇、特色产业强镇、西南商贸重镇、文化旅游古镇”四大战略定位,坚持“一镇一业一带”战略,强产业促脱贫,改环境换新颜,建基础提品质,抓民生促发展,经济、社会等各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十三五”末的一组统计数据是最好的证明:年全镇完成财政收入万元,比年完成的.6万元增长18%;招商引资完成2.05亿元,比年完成的1.8亿元增长1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3.01亿元,比年完成的万元增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7万元,比年增加元,年均增长12%;其他各项指标也均有了大幅度提高。

一项项骄人成绩的取得也让朱阳关镇在“十三五”期间先后获得省级先进党组织、省级生态乡镇、省级美丽小镇、河南省食用菌行业优秀特色乡镇、河南省电商扶贫工作先进单位和市级文明乡镇等多项省、市、县级殊荣。

以脱贫攻坚补齐全面小康短板

年年初的朱阳关镇贫困基数大、贫困程度深,脱贫致富的基础十分薄弱。全镇户人,贫困人口户人,贫困发生率24.8%。脱贫攻坚战打响后,教育、医疗、住房等一系列“精准扶贫”得力措施的实施,让该镇的8个贫困村于年年底均实现了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达标,退出贫困村序列,并于年完成了剩余72户人的脱贫任务,贫困发生率降为零,群众认可度等各项脱贫指标均达到国家标准。

安全饮水全面达标。年以来,该镇实施饮水安全提升工程11处,铺设管道6.57万米,新建管理房5座、各类蓄水池4座、大口井7口,受益群众达到1万人以上,实现了安全饮水全覆盖,各村饮水设施健全,管护制度全部落实。

教育保障全面覆盖。该镇确保全面落实义务教育建档立卡学生资助政策,做到“应助尽助”。持续加强控辍保学,不让一个贫困家庭学生失学辍学。年实现学前教育补贴人次,义务教育阶段补助人次,落实“雨露计划”职业教育补助91人次,高中教育资助人次,中职教育资助14人次。通过实施教育扶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为脱贫致富提供智力保障。

医疗保障全面实施。截至年年底,全镇贫困人口基本医保参保率达到%;贫困村标准化村卫生室、合格乡村医生配备和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履约服务率均达到%;全镇城乡居民基本医疗意外伤害补充保险参保率达到82%。

住房保障全面落实。该镇积极实施危房改造“清零”行动,实施危房改造补助户.3万元;统建“幸福院”1处,对老弱病残无能力建房户进行安置,实现了“危房不住人,住人无危房”;全镇“十三五”期间共识别需要易地搬迁群众户人,已全部完成搬迁,为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生活好”,通过选举成立党支部、管委会,负责安置小区的后续管理服务,同步配备了保安、保洁等公益性岗位,为搬迁群众提供各项服务。

转移就业稳步推进。该镇实现户贫困户稳定就业,收入额达万元,奖补资金86.6万元;户上产业实现户项,扶持资金61.57万元;组织劳动力技能培训9期,培训人;开发公益性岗位个。

社会兜底保障应保尽保。对全镇低保户进行专项治理,完善农村低保和社会保障兜底脱贫工作长效机制。经过严格把关,层层筛选,年全镇评定低保户户人,分散供养93人,集中供养47人,享受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人,享受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人;对人困难人口补助合作医疗30元/人,对人低保、五保人口医疗救助28.41万元;统筹落实各项综合保障政策,做到应保尽保、应兜尽兜。

以产业发展

促群众持续增收

朱阳关镇坚持传统产业与特色产业并重,将食用菌种植作为主导产业,将花椒、辣椒、中药材等作为特色产业,通过产业培育、产业扶持户均受益元。

年至年,该镇累计投资余万元用于产业发展,其中食用菌产业方面累计投资4余万元,年投资15万元建设河南村食用菌冷库一座;年投资.88万元建设产业园基础设施和产业园防洪渠;年投资69.3万元建设香菇基地配套设施,投资60万元建设食用菌冷库5个,投资万元建设标准化食用菌大棚个;年投资.8万元新建个标准化食用菌大棚,投资万元新建产业强镇基地一处。

连翘种植方面累计投资万元,年投资.67万元发展连翘基地建设,年投资.4万元种植亩连翘,年投资10万元用于野生连翘抚育项目。

黄菊种植方面,年投资万元用于发展黄菊种植及烘干厂房建设。

无刺花椒种植方面累计投资88.16万元,其中年投资52.3万元实施卢氏县朱阳关镇无刺花椒基地项目,年投资35.86万元实施朱阳关镇王店村花椒基地水利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年投资49.28万元开发中药材石斛种植项目。猕猴桃及其他特色产业共投资.6万元。

经过近几年产业方面的发展,朱阳关镇逐步形成了以食用菌为主导,多种特色产业相互补充的产业发展模式,不断增加群众收入,为脱贫攻坚打下了扎实的经济基础。

同时,该镇还突出金融扶贫支撑,持续扩大乘数效应;优化服务,调整农户信用等级,积极协调银行发放贷款。“十三五”期间共发放贷款户笔.6万元,户贷率53.69%,同时强力推进“香菇贷”,积极推动金融扶贫工作由特惠向普惠发展。

以项目建设夯实发展基础

年以来,朱阳关镇共实施各类扶贫项目个,总投资2.98万元;共承接国开行贫困村基础设施40个,总投资.79万元,目前项目均已完工。

该镇实施的朱阳关镇古镇建设项目,总投资万元,已于年全面完工,通过老街提升改造、空间整治、房屋改造、统一更换门头牌匾等,镇区面貌焕然一新,独具特色,为朱阳关镇全域旅游打下了基础。

河南省全元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有机肥厂项目,总投资万元,项目于年年底建成投产,建成年产10万吨生物有机肥生产线一条,主要利用废弃食用菌菌棒、农作物秸秆、畜禽粪污等农业废弃物混合进行发酵,生产多种全元生物肥。项目建成运营后年产值超过1亿元,可解决项目区周边乡镇废弃菌袋2亿棒。

朱阳关镇农业产业强镇项目,总投资万元,主要建设食用菌冷库、交易大厅、加工车间及配套设施等。项目建成后,可提高我镇食用菌发展水平,提升朱阳关镇食用菌在周边区域的影响力,增强朱阳关镇在食用菌销售价格上的话语权,有效地将现有资源优势转变为市场优势和产品优势。

朱阳关镇“栖云山居”民宿村建设项目,通过房屋改造、环境整治、美化亮化,将壮子沟打造为特色民宿村,目前已与国内专业的民宿运营公司“宿联中国”签订运营协议,由该公司具体负责项目的营销推广、品牌培育、人才培训和后期运营,确保项目专业化运作、可持续发展。

飞龙山旅游度假区建设项目,目前已完成游客服务中心、餐厅、飞龙阁、玻璃滑漂、七彩滑道、飘栈桥、景观水系等项目建设,已于年9月26日正式开业。

灌河水生态修复工程,通过修建河道清淤、引水涵管、格宾石笼护岸,不仅改善了灌河沿岸生态景观,而且有利于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水源质量的提升。

…………

这些基础设施与产业项目的实施有力增强了朱阳关镇脱贫攻坚的底色与成色,改善了镇区环境,为乡村振兴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以精神文明创建为契机促进社会和谐

近年,朱阳关镇立足实际,守正创新,开拓进取,以“创建文明村镇”为目标打造美丽乡村,开展文化活动以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扎实推进社会治理工作以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打造美丽乡村,创建文明村镇。该镇以市级文明村朱阳关村、王店村为建设中心,打造美丽乡村,建设美好乡镇,积极开展其余行政村创建市级文明村镇工作。建设镇郊公园以及沿鹳河生态步道,为该镇群众的业余生活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打造文体活动中心,为群众的业余生活提供场所;建设文化广场、便民服务中心,安装健身器材,提升群众的幸福生活指数;举办道德讲堂活动,向民众宣传好人好事,净化民众的身心涵养;开展文明诚信家庭创建评选、乡村光荣榜人物评选、“星级文明户”评选等活动,营造向身边文明榜样学习的氛围,打造文明崇善的大家庭。

积极开展文化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重视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以节日文体活动、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民俗活动等为重点,在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期间广泛开展“浓浓棕香暖人心、悠悠楚辞颂中华”朗诵大赛、“守初心担使命、共圆脱贫振兴梦”庆“七一”文艺晚会、“一颗红心跟党走”等系列活动,将精神文明建设融入群众生活细节中,做到接地气、连民心,让更多的群众自愿参与到精神文明建设中。系列宣传教育和庆祝活动,不断引导广大干部职工认知传统、尊重传统、弘扬传统,增进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感,努力营造和谐、欢乐的节日气氛。

扎实推进社会治理工作,营造良好社会氛围。该镇综治办联合派出所、司法所深入各村发放余份问卷,对群众反映的急需解决的问题如实记录,共解决农村土地纠纷、林坡纠纷、邻里纠纷及村“两委”换届选举引发的后续问题47件,调处率%;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举办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知识测试3次;开展政策宣传单“户户到”活动,全镇打击处理赌博类案件17起70人,扰乱单位秩序案件3起、拘留7人;办理寻衅滋事案件6起;办理阻碍执行公务案件1起,处理1人;受理治安案件22起、办结22起,刑事案件2起、办结2起。

在即将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如今昂首走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上,朱阳关镇将继续发挥好党建引领作用,坚持“一镇一业一带”战略,以朱阳关古镇建设为突破点,加大项目招引力度,加速产业对接,以省道南移拉大镇区框架,以镇区美化亮化工程为着力点,把朱阳关村老街道打造成一条精品街;以食用菌产业为支撑,打造集食用菌菌棒研发、加工,食用菌标准化种植、冷藏保鲜及烘干分拣于一体的产业示范基地;以朱阳关镇康养旅游带为经济增长极,做大做强飞龙山景区,打通涧北沟至飞龙山景区的通道,建设丛林穿越步道,形成康养旅游环线,开发摄影基地及农业观光园,加强旅游业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创新和丰富旅游业态及产品开发,推动旅游产业结构升级。

“通过‘一镇一业一带’建设,形成主导产业突出、区域特色优势明显、市场前景较好、组织化程度较高、群众增收效果显著的村镇。”朱阳关镇党委书记孙新文表示,以此促进该镇特色产业由资源变产品、产品变商品、商品变名品,带动产品开发、产业发展,富裕一方百姓,振兴一方经济。

图片说明:

①朱阳关镇西大门

②朱阳关镇金钗石斛园

③朱阳关镇老街夜景

④朱阳关镇的香菇

⑤朱阳关镇鹳河天然湿地

⑥朱阳关镇东大门

本版图片均由朱阳关镇政府提供

本文来源:三门峡日报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镇一业一带富裕一方百姓人民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