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翘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百用百灵,名医感冒效方小锦集
TUhjnbcbe - 2021/8/23 23:09:00

感冒速愈汤

陈有恒效验方

桂枝10g 白芍10g 厚朴5g 杏仁5g 竹叶5g 蜈蚣2条 大枣3枚 生姜3片

上药加水ml,武火煎至ml,日2次口服。

调和营卫,镇痉熄风。治疗外感初起的发热、喘咳、抽搐。

热重者蜈蚣用量可加至3~5条;喘重者厚朴、杏仁用量可加至10g;身重者竹叶用量可加至15g;风热感冒者可减桂枝用量至5g。

特效感冒宁

宋健民效验方

苏叶10g 薄荷10g 藿香10g 防风10g 荆芥10g 双花12g 苍术10g *芪10g 甘草3g

上药为一剂,煎两次,第一次用清水约ml,浸药半小时,煎取ml左右。第二次用水约ml,煎取80ml左右,去渣。两次药汁混合后,分3次,早、午、晚温服。一般3剂即愈,重证可继服3剂,若遇集体感冒者,可按此比例同煎,分给每个病人服用即可。小儿用量酌减。

解邪固表。治疗感冒时邪,鼻流清涕,咽痛,咳嗽或伴见恶心、大便稀,或有发热恶寒,舌苔白薄或微*腻,脉多浮缓。

 咽喉痛者,加桔梗10g、僵蚕6g;咳嗽痰多稠者,加浙贝10g,清稀者加半夏6g、陈皮9g;头痛者加白芷9g、川芎9g;夏季感冒,恶寒无汗加香薷6g;口渴汗出、小便短赤者加滑石15g、石膏20g、荷叶10g。

芙朴感冒汤

吴士元效验方

木芙蓉叶15g 厚朴10g 牛蒡子10g 橘皮10g

水煎服。

 清热解*,宣肺利咽,理气宽中。治疗风热或风热挟湿感冒。

增免抗感方

孟仲法效验方

太子参10~15g *芪10~15g 水仙草10~15g 地锦草10~15g *芩4.5~6g 仙灵脾6g 五味子4.5~6g *精6g 生地9g 麦冬6g 白术9g 甘草4.5g

每日1剂,以水煎服。可连续服用6~8周。

 益气升阳,健脾补肾,清热祛邪,提高小儿抗病免疫能力。治疗小儿因反复感染(主要为呼吸道感染),病程较久而引起的脾虚证。见消瘦乏力,纳食不良,多汗虚羸,发热易咳,便溏或干结,扁桃体及颈部淋巴结肿大,面色萎*少华,久则气血亏虚,生长发育落后,体重不增等。

 病儿急性感染发热症状明显者,可去太子参、*芪、五味子等药,加生石膏20g、知母9g、柴胡9g;伴有咳喘或久咳无痰、肺阴不足证者,可加款冬花9g,绿梅花、天竺子、杏仁各6g,去*芪、仙灵脾、五味子;如有脾气急躁、多动不安、睡眠欠佳者,属心脾两虚,可加酸枣仁、远志各6g,夜交藤9g,去*芪、仙灵脾;有口渴多饮、舌红唇干、厌食明显者,属胃阴不足,可加重生地、麦冬用量,去*芪、五味子、仙灵脾,加石斛9g、乌梅6g、玄参6g;有脾阳虚弱、肠滑便溏时,去*精、麦冬、生地,可加用白扁豆15g、芡实10g、炮姜3g;脾弱肠燥时,大便秘结干燥,可加用郁李仁3~6g,重用生地,去方中五味子。方中剂量可根据小儿的年龄及病情适当增减。

板 麻 汤

孟仲法效验方

板蓝根9~12g 生麻*3~6g 杏仁6g 甘草3g *芩6g 银花15g 射干6g 连翘9g 竹叶6g 荆芥穗3g 牛蒡子6g 桔梗6g 薄荷6g 生石膏20~30g

每日1剂,可连续服用4~6天。

清宣肺热。治疗小儿病*性感冒。凡病*性感冒而有高热、气促咳嗽、烦躁不安、脉数舌红、苔*或薄腻者,病儿已有上呼吸道感染下延下呼吸道征象,如咳嗽、呼吸音变粗,有鼾音、哮鸣音或少量干湿性罗音,呈急性支气管炎或早期肺炎迹象者可用此方。

高热不退时可加羌活4.5~6g;咳重痰多时加紫菀9g、法半夏6g;喘促明显时可加胡秃叶10~15g、桑白皮9g;纳呆便溏时可去竹叶、牛蒡、银花,加山药9g、白扁豆15g、生山楂6g;热降汗多去麻*、石膏,加孩儿参9g、*芪12g。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互联网和出版刊物,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仅做信息分享,不作为医疗建议、推荐或指引。如有需要请在医生的指导下辩证使用!

推荐阅读

祖传神方33则,救人无数,值得珍藏

退休老中医献出40年的看家秘笈上百条:有偏方、有秘方、有药物、有心得

挖到几个鲜为人知的奇方

民间小秘方,小病扫光光

贡献一个我经常用的方也是我以前绝秘不传人的独方

再分享几个祖传方、独家临床特效方

怪招治大病

你若喜欢,点赞+在看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百用百灵,名医感冒效方小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