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新密市岐伯山上,岐伯墓东有一个地方叫大臣沟。沟上沟下遍布连翘,连翘不仅是一剂名贵中药材,而且是一种适宜观赏的景观树,其叶是久传盛名的茶品原料,其果是清热解*的佳品。说起连翘来,还流传着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
相传,五千年前岐伯在这里采药、种药,岐伯有个孙女叫连翘,一日岐伯和孙女连翘在山上采药时,岐伯自品自验一种药物,不幸中*,口吐白沫,神昏脑胀,双目直视,不省人事,在病情十分严重的情况下,嘴里不停地喊着:连翘、连翘,连翘看爷爷中*严重,有生命危险,泪流满面的抱着爷爷哭喊着:救命!救命!连翘唿喊了好久无人应答,心急之下她虽无抢救办法,也不忍心看着爷爷离去,无奈之下,她急中生智顺手捋了一把身边的绿叶,在手里揉碎后塞进爷爷的嘴里。稍过片刻,岐伯慢慢苏醒过来,把绿叶咽下肚里,两刻之后,岐伯面舌如常,连翘搀扶着爷爷回到家里,进行药物和膳食的调养,岐伯仙师逐渐恢复健康。从此,他开始研究起这绿叶来,经过多次试验,发现这绿叶有较好的清热解*作用,效果甚佳,便把这绿叶记入他的中药名录,取名为连翘,以孙女代名,又在他居住的大臣沟里栽种了许多连翘,故事流传至今。
连翘小百科本品为木犀科植物连翘的干燥果实。
苦,微寒。归肺、心、胆经。
本品苦能泄散,微寒能清,主入心、肺经,兼入胆经。既善清解热*,又能疏透消散,还兼利尿。素有“疮家圣药”,为治热入心包证所常用。
清热解*,疏散风热,消肿散结,利尿。
(1)外感热病,风热表证。
(2)痈肿疮*,乳痈,肺痈,瘰疬痰核。
(3)热淋涩痛。
内服:煎汤,6-15g;或入丸散。连翘心长于清心火。
本品苦而微寒,故脾胃虚寒及气虚脓清者不宜服。
主产于山西、陕西、河南等省,多为栽培。
秋季果实初熟尚带绿色时采收,除去杂质,蒸熟,晒干,习称“青翘”;果实熟透时采收,晒干,除去杂质,习称“老翘”。
本品呈长卵形至卵形,稍扁,长1.5~2.5cm,直径0.5~1.3cm。表面有不规则的纵皱纹和多数突起的小斑点,两面各有1条明显的纵沟。顶端锐尖,基部有小果梗或已脱落。青翘多不开裂,表面绿褐色,突起的灰白色小斑点较少;质硬;种子多数,*绿色,细长,一侧有翅。老翘自顶端开裂或裂成两瓣,表面*棕色或红棕色,内表面多为浅*棕色,平滑,具一纵隔;质脆;种子棕色,多已脱落。气微香,味苦。
本品具有抗炎,抗菌,抗肿瘤,免疫调节,抗氧化,保肝等作用。
1.外感风热,温病初起本品能清热解*透邪,并善清心而散上焦之热。常与银花相须为用,配伍牛蒡子、薄荷等药同用。本品长于清心泻火,治热邪陷于心包,高热、烦躁、神昏之证,常与犀牛角、莲子芯配伍。
2.疮疡肿*,瘰疬结核本品泻火解*,能消痈散结,有疮家圣药之称。治疮疡疖肿,可与野菊花、金银花、天花粉等解*消肿药同用;治瘰疬结核,多和夏枯草、玄参、贝母等配伍,以增强解*消肿散结的作用。
连翘食疗方
1、降火除痘茶
因连翘、金银花都属寒性,皆为清热解*、化脓及硬疮的药材,对身体燥热、火气大、脸上长痘疮者具有一定的疗效,再搭配白菊花的清肝效用,很适合夏天饮用。
材料:连翘5公克,金银花3公克,白菊花3公克
做法:1.将连翘、金银花放入钵中捣碎,再放入白菊花一起混匀,装入袋中绑紧成茶包。2.将茶包放入杯中,沖入cc热水,静置3~5分让其出味即可饮用,可连续沖泡4~5次。
2、菊花连翘汤
食谱原料:菊花12克,连翘12克,生甘草5克。
制作方法:将以上中药共加水煮20分钟,待温度适合后给宝宝引用。每日一次。
健康提示:1、使用范围:脑膜炎早期的宝宝。 2、本食疗主治结核性脑膜炎等疾病。
3、连翘萝卜汤
材料:白萝卜克,连翘10克,女贞子5克。
做法与服法:将白萝卜去皮、洗净、切片。先煎连翘、女贞子,去渣取汁,再煮沸后加入白萝卜片,待温食用。
做好猪场饲养管理提高养殖经济效益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