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翘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感冒流感如何选择中成药治疗
TUhjnbcbe - 2021/8/20 20:30:00

感冒是临床常见病,辩证基础上用中药治疗效果很好,今天讲讲感冒的治疗。主要讲讲中成药的选择。

中医讲辩证,虽说诊断明确,但是治疗选方上非常复杂,以下仅供参考:

一风寒感冒

症状:轻者鼻塞,喷嚏,咽痒,痰液清稀色白。重者怕冷发热,无汗,头身疼痛。

治疗:首选风寒感冒颗粒,症状略重者可选用感冒疏风颗粒。

咳嗽明显的可选用通宣理肺丸(颗粒)

有的受凉后表现为清鼻涕,嗓子痒,夜间咳嗽重,痰色清稀不*,尤其是刚刚躺下时候咳嗽厉害可以选用小青龙(合剂)颗粒。

也有的患者外有风寒感冒内有火热,中医叫“寒包火”,表现为高热、恶寒、头痛眩晕、四肢酸痛、咽喉肿痛、大便干燥、小便发*、舌苔薄*、舌头红赤的,可以选防风通圣丸。但病愈七成就得停药,因为这个会腹泻,容易伤人体正气。

风寒感冒一般汗出后症状会有所缓解,所以感冒初起适当配合发汗方法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早期引用红糖姜水,盖被发汗,但是出汗以周身微微汗出为佳,切忌大汗淋漓,造成身体虚弱。很多人发汗太多是不可取的。

二风热感冒

症状:发热重、怕冷轻,头胀痛、咽喉肿痛、口微渴、少汗出、咳嗽吐*痰、舌苔薄白或微*、舌尖红赤、脉浮数等。

治疗:风热感冒颗粒,流行性的感冒表现为肺胃热盛,感受时邪

(流感),身热头晕,四肢酸懒,咳嗽痰盛,咽喉肿痛,鼻衄咳血,口干舌燥的可以用羚羊清肺(颗粒)丸(不能用羚羊清肺散)

有的患者身上发热但体温不是很高,身上潮乎乎的出汗,咳嗽,*痰,可以选用麻杏止咳(糖浆)片。

风热感冒,可能因为我在东北,说实话临床并不多见,见到的也都是外感寒邪治疗的不及时入里化热的。

三胃肠型感冒

症状:多发于夏季或者饮食不洁(不洁净或者不节制)后,恶寒发烧、热度不高、恶心呕吐、腹痛泻下,或头重头痛、无汗,或四肢倦怠、苔白、脉浮等。

治疗:藿香正气合剂(水),藿香正气水含酒精,味道不好,但是效果好,不能和头孢、甲硝唑等西药同用。藿香正气合剂或者滴丸味道较好。很多人认为这个是治疗中暑的,是错误的。

若是患者发热,大便臭味大,肛门灼热,可以选用葛根芩连片(颗粒)。

若是有明显的伤食(吃多了)引起的腹泻可以选用保和丸。

四体虚感冒

症状:感冒症状+倦怠乏力,气短乏力,反复发作,一旦稍有不慎就感冒,爱出汗,怕风怕凉

治疗:感冒发作期参苏丸,怕冷明显,四肢发凉可以选用再造丸(没有成药)。平时不发作时期可以找中医大夫辨证选择补中益气丸、玉屏风颗粒等调理。也可在三伏天用“三伏贴”增加正气,提高抗病能力。

五孩子的感冒

孩子感冒有它自身的特点,中医讲容易挟滞,挟痰,挟惊。

1挟滞

容易夹杂饮食积滞,就是食积。你发现你孩子额感冒很多时候都是在一次饱食后,或者你孩子感冒后不爱吃饭,这就叫挟滞。

症状:感冒症状+腹胀打嗝,甚至呕吐,腹泻,食欲下降。舌苔厚腻。

治疗:可以在辨证用上述成药同时加服保和丸。感冒后期咳嗽夹杂食积的可以用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风热感冒夹杂饮食积滞表现为:发热咳嗽,咽喉肿痛,腹胀,或者大便臭味明显、肛门灼热、尿*的可以选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

2挟痰

小儿感冒未愈,加上素体脾胃虚弱,水液运化失常聚湿生痰,容易肺失宣肃,津液停聚,阻滞肺络。

症状:感冒症状+咳嗽,痰多,甚者喉中痰鸣(喘气发出丝丝的声)

治疗:表现为痰多色*,粘稠难咳出,发热口渴,烦躁不宁,口干,便秘,尿*的属于痰热可以用橘红(颗粒)丸或者止咳橘红丸。表现为咳嗽痰多,色白清稀,胸闷食欲下降的可以选用橘红痰咳(颗粒)液,桂龙咳喘宁片,小青龙合剂(颗粒)等

3挟惊

小儿高热,热扰肝经,容易出现惊叫、惊惕,抽搐。

表现:高热,惊叫,睡卧不安,甚者惊厥抽搐。

出现这种情况立即就医,不要私自处理。

文中所载中成药成分及主治:

风寒感冒颗粒

麻*、葛根、桂枝、防风、紫苏叶、白芷、桔梗、苦杏仁、陈皮、干姜、甘草。辅料为蔗糖、糊精。

解表发汗,疏风散寒。用于风寒感冒,发热,头痛,恶寒,无汗,咳嗽,鼻塞,流清涕。

感冒疏风颗粒

麻*、苦杏仁、桂枝、白芍(酒炙)、紫苏叶、防风、桔梗、谷芽(炒)、甘草、大枣、生姜、独活。辅料为阿司帕坦、糊精。

散寒解表,宣肺和中。用于风寒感冒所致的发热咳嗽,头痛怕冷,鼻流清涕,骨节酸痛,四肢疲倦。

通宣理肺颗粒

紫苏叶、前胡、桔梗、苦杏仁、麻*、枳壳(炒)、陈皮、半夏(制)、茯苓、*芩、甘草。辅料为蔗糖、糊精、纯化水。

解表散寒,宣肺止咳。用于风寒感冒咳嗽,咳痰不畅,发热恶寒,鼻塞流涕,头痛无汗,肢体酸痛。

小青龙颗粒

麻*、桂枝、干姜、细辛、法半夏、五味子、白芍、炙甘草。

解表化饮,止咳平喘。用于风寒水饮,恶寒发热,无汗,喘咳痰稀。

防风通圣丸

防风、荆芥穗、薄荷、麻*、大*、栀子、连翘、*芩、芒硝、桔梗、甘草等

解表通里,清热解*。用于外寒内热,表里俱实,恶寒壮热,头痛咽干,小便短赤,大便秘结,风疹湿疮。

风热感冒颗粒

【成
  份】板蓝根、连翘、薄荷、牛蒡子、菊花、苦杏仁、桑枝、芦根、桑叶、六神曲、荆芥穗。辅料为蔗糖、糊精。

疏风清热,利咽解*。用于风热感冒,发热,有汗,鼻塞,头痛,咽痛,咳嗽,多痰。

羚羊清肺丸

浙贝母、蜜桑白皮、前胡、麦冬、天冬、天花粉、地*、玄参、石斛、桔梗、蜜枇杷叶、炒苦杏仁、金果榄、金银花、大青叶、栀子、*芩、板蓝根、牡丹皮、薄荷、甘草、熟大*、陈皮、羚羊角粉。

清肺利咽,清瘟止嗽。用于肺胃热盛,感受时邪,身热头晕,四肢酸懒,咳嗽痰盛,咽喉肿痛,鼻衄咳血,口干舌燥。

藿香正气水

苍术,陈皮,厚朴(姜制),白术,茯苓,大腹皮,生半夏,甘草浸膏,广藿香油,紫苏叶油。辅料为水,乙醇。

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或夏伤暑湿所致的感冒,症见头痛昏重,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泄泻;肠胃型感冒见上述症候着。

葛根芩连口服液

葛根、*芩、*连、炙甘草。辅料为蜂蜜、甜菊糖。

解肌,清热,止泻。用于泄泻腹痛,便*而粘,肛门灼热。

保和丸

山楂(焦)、六神曲(炒)、半夏(制)、茯苓、陈皮、连翘、莱菔子(炒)、麦芽(炒)。辅料为:饴糖。

消食,导滞,和胃。用于食积停滞,脘腹胀满,嗳腐吞酸,不欲饮食。

参苏丸

*参、紫苏叶、葛根、前胡、茯苓、半夏(制)、陈皮、枳壳(炒)、桔梗、木香、甘草、前生姜、大枣。

益气解表,疏风散寒,祛痰止咳。用于身体虚弱、感受风寒所致感冒,症见恶寒发热、头痛鼻塞、咳嗽痰多、胸闷呕逆、乏力气短。

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

炒山楂、槟榔、枳实、瓜蒌、蜜枇杷叶、炒莱菔子、炒葶苈子、桔梗、连翘、蝉蜕。

清热疏肺、消积止咳。用于小儿食积咳嗽,痰热蕴肺所致的咳嗽、夜间加重,喉间痰鸣,腹胀,口臭。

小儿豉翘清热颗粒

连翘、淡豆豉、薄荷、荆芥、栀子(炒)、大*、青蒿、赤芍、槟榔、厚朴、*芩、半夏、柴胡、甘草。

疏风解表,清热导滞。用于小儿风热感冒挟滞证,证见:发热咳嗽,鼻塞流涕,咽红肿痛,纳呆口渴,脘腹胀满,便秘或大便酸臭,溲*等。

橘红丸

化橘红、陈皮、半夏(制)、茯苓、甘草、桔梗、苦杏仁、炒紫苏子、紫菀、款冬花、瓜蒌皮、浙贝母、地*、麦冬、石膏。辅料为赋形剂蜂蜜。

清肺,化痰,止咳。用于痰热咳嗽,痰多,色*黏稠,胸闷口干。

桂龙咳喘宁片

桂枝、龙骨、白芍、生姜、大枣、炙甘草、牡蛎、*连、法半夏、瓜蒌皮、苦杏仁(炒)。辅料为:蔗糖、玉米淀粉、硬脂酸镁。

止咳化痰,降气平喘。用于风寒或痰湿阻肺引起的咳嗽、气喘、痰涎壅盛等症;以及急、慢性支气管炎。

橘红痰咳颗粒

化橘红,百部,半夏,白前,苦杏仁,五味子,茯苓,甘草,辅料为适量柠檬酸,蔗糖及糊精。

理气祛痰,润肺止咳。用于感冒,咽喉炎引起痰多咳嗽,气喘等症。

再造散(无成药)

组成

*芪6g人参3g桂枝3g甘草1.5g熟附子3g细辛2g羌活3g防风3g川芎3g煨生姜3g。另枣二枚,加赤芍共煮。

用法

上药用水毫升,加大枣2枚,煎至毫升,温服。

功用

助阳益气,散寒解表。

主治

阳气虚弱,外感风寒。恶寒发热,热轻寒重,无汗肢冷,倦怠嗜卧,面色苍白,语言低微,舌淡苔白,脉沉无力,或浮大无力。

服药注意事项

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成药。

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孕妇或正在接受其它治疗的患者,均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服药后,症状无改善,医院就诊。

按照用法用量服用,小儿、年老体虚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连续服用应向医师咨询。

服药后出现任何不适请及时就医。

文中所涉及的中成药,只要成分和作用相同即可,不必拘泥厂家,配图只为图文并茂,和药品宣传无关。文中图片源自网络。

文中所载中成药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治疗感冒的中成药还有许多,此篇只略举一二。

具体可长按图片识别

1
查看完整版本: 感冒流感如何选择中成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