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连翘市场的过热现象
过去一段时间,连翘市场异常火爆,价格的飙升让参与者感受到了市场的狂热。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三个。
首先,连续几年的减产使得连翘的库存量大幅减少。
其次,随着年“二十条”和“新十条”政策的发布,清热解毒药品如连花清瘟的热销,导致了对连翘等原材料的需求激增。
最后,投资者对连翘的热情也助推了市场的热度。
连翘在年和年的高价期已经不复存在,这是多种特殊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受个人意愿的影响。
二、年连翘产新期的阵痛与转折
讨论连翘的产新情况,我们首先要了解连翘的产区分布。连翘主要生长在山西、河南、陕西、湖北和山东等地,既有野生资源也有家种资源。
家种连翘的产量约占总产量的30%,而野生连翘以山西产量最为丰富,其次是河南和陕西。
因此,中国连翘的生产情况主要看山西,山西成为连翘产量的重镇,也是市场行情的标杆。
在过去几年中,连翘的产新期总是伴随着争议,因为不同的人对于连翘的供应情况有不同的看法,这种争论一直没有停止。尤其是连翘的生长地域广泛,几乎全部位于山区,考察其生长状况和产量非常困难。
每年连翘的抢青现象都屡见不鲜,尽管当地林业局会发布禁止抢采连翘资源的通告,但由于连翘是野生资源,一旦被采摘就归采摘者所有,尤其在价格高涨时,这种现象更为普遍。今年也是如此。
年连翘抢青后的鲜果开盘价格在12-13元之间,加工出的干货成本多在50元以上,对外销售价格在60元左右。
去年加工户的成本较高,部分商家未能及时销售,处于亏损状态。今年,随着第一批加工户实现利润,加工户的数量增加,积极性再次提高,产区鲜果价格上升,最高达到24元。
然而,随着价格的上涨,加上产区雨水天气导致鲜果的折干率下降,加工户变得谨慎,收购鲜果的积极性降低,鲜果价格再次回落,目前(7月20日)报价在17-20元之间,合格干品的报价为75元。
从连翘鲜果行情的变化可以看出,今年的加工户普遍持谨慎和观望的态度,更加理性地对待市场。
根据各产区商家的反馈,今年连翘的野生资源长势并不算好,但也没有前两年因倒春寒导致的严重减产。
年,受异常天气影响,部分地区仍存在减产情况,但产地商家普遍反映,今年是近几年产量最高的一年。这引发了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减产是否一定会导致行情的绝对上涨?影响连翘行情变化的因素还有哪些?
三、连翘需求、库存和人气的变化
当一个商品的价格达到高峰时,必定有一些推动因素在起作用。一旦这些因素发生变化,市场的行情也会相应调整。因此,商家在分析和预测商品走势时,需要客观地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和相关因素。
需求方面:在新冠疫情之前,连翘的年需求量大约在至吨之间。
随着疫情对清热解毒药物需求的增加,连翘的使用量也在上升,特别是用于制作清热解毒药物、双黄连药物和抗病毒药物等方面,需求量呈现刚性增长,年需求量超过万吨。
然而,从年中药材连翘的实际使用情况来看,需求量可能会有所下降。
库存情况:连翘的库存肯定是存在的。提到库存,人们往往会想到高价位的货物。那些成本在元以上的连翘库存,在当前市场价格只有几十元的情况下,大多数持有者是不愿意出售的。
这些库存的消化需要时间的积累,只有当持有者真正接受现实的市场行情时,库存才会被逐步抛售。
人气与资金:在多数价格上涨的商品中,人气和资金的介入是推动行情的重要因素。在前几年产量减少和需求增加的特殊背景下,连翘吸引了大量资金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