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石家庄井陉有一座天然的省级森林公园,这里崇山峻岭,悬崖峭壁,奇峰怪石,深涧幽谷,坐在悬崖峭壁之上,俯瞰谷中那宁静的村庄,偶尔传来几声狗吠鸡鸣,陶渊明笔下远离闹市的世外桃源之风油然而生。
而这里的村庄也如《桃花源记》中描写的一样,“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山谷中,山脊上,房前屋后,都开满了各种颜色的鲜花。
坐在花下,看漫山的羊儿悠闲地散步,他们不时望着主人“咩咩”地叫上几声,好像在问他的主人是不是应该这样走?想不到在离石家庄不远的地方竟有这样很“原始”的村落,这份悠然,这份宁静,是长期生活在闹市的人们多么向往的生活。
而这里最多的是黄色的连翘花,漫山遍野的连翘花,由于这里的地理位置非常有利于连翘花的生长,所以在原有野生连翘花的基础上又人工种植了约亩的连翘,春季望去,这里就是一片嫩黄色的海洋。
这里之所以种植这么多的连翘,是因为这里的连翘药用价值非常之高,国家药典规定连翘果中的有效成分(连翘苷)达到0.15%毫克以上即为合格,而这里的连翘果中连翘苷含量多的在1%毫克左右。连翘浑身是宝,有良好的护心、保肝、通便的保健作用。
由于这里山高谷深,地形复杂,要管理和采摘这漫山的连翘比较艰难,所以为了方便生产和开展旅游事业,在山谷之中架起了数座铁索桥,据说拟架设27座,但目前保存尚好可以通行的只有5座。
除了赏花,游人们大多来此是体验站在铁索桥上的“不寒而栗”,而这些铁索桥修建之初只是为了山与山之间通行的方便,所以目前这个景区是完全免费的。
那么这样一个风景优美又免费的省级森林公园在哪里呢?它就是从石家庄开车1个半小时,位于石家庄井陉洞阳坡村的“河北洞阳坡森林公园”。
洞阳坡森林公园不像其他公园那样有太多人为修饰的痕迹,这里基本上处于很原始的自然状态,没有人为修好的登山路,道路几乎都是“踩得人多了便成了路”的土石路。
由于这里是一个完全开放的森林公园,所以上山路会有多条,但一般游人都会选择从井陉洞阳坡村直接上下山,这样车基本可以开到吊桥下面,减少了许多上山路。
还有另一条路是从元氏县佃户营村农家饭店处上山,从元氏县西北洋村下山,但是由于这条路距离吊桥比较远,要穿越原始丛生林约1个半至两个小时,山上也没有修好的路,只能沿着前人留下的模糊足迹前行,山路陡峭崎岖,所以不建议从此处上山,或者一定要跟随有多年户外经验的组织和团队上山。
从佃户营农家饭店处登山不远,可以看到一个这样完全由石头垒起来的建筑,好像一座古时的烽火台。
山上一路的野花,非常的漂亮,但走路时一定要小心翼翼,免得伤了这些坚强的生长在此地的花草。这种紫色的花叫“白头翁”,只因它身上包有一层白色的绒毛,看上去弱不禁风,惹人怜爱。
白头翁这种看上去很像蒲公英的黄色的花,名曰“鸦葱”,它的黄色好像比蒲公英更明亮一些。
鸦葱还有这种白色的“大花溲疏”树,山上这样的树有很多,他们顽强地生长在岩石的缝隙中,却绽放出无限的生命力。
大花溲疏地上的杂草里布满了星星点点的“点地梅”,这在河北的山野田间最是常见的一种无限娇羞的小野花。
点地梅这种花苞像一个蜂巢的花,名曰“狼头花”,它的花似一朵圆圆的紫色毛线球。洞阳坡森林公园植物的种类非常多,真是名副其实的植物王国。
狼头花在悬崖峭壁中穿行,感受这大自然的神奇与伟大,这是一种怎样震撼的力量。也不禁感慨,人类在自然面前是多么的渺小。
茂密的丛林里盛开着许多野生的连翘花,这些连翘都已经长成了连翘树,枝繁叶茂,也不知道他们在这里生长了多久才可以长成这样高大的样子。
走到这片有回音壁功能的崖壁之下,大声地呼喊几声,就可以听到自己的声音又连续地折返了回来。
在回音壁下,抬头就可以看到那架于山涧之中的铁索桥,它像一条线一样悬于两山之间。
从这段长满野生连翘的悬崖峭壁之间攀上山顶,就来到了吊桥之下。不过很感叹这些生命力之顽强,想必他们的根已经深深地扎在石缝里。
这些铁索桥建在开满连翘花的山谷中,桥面用铁网构建,最短的一条30多米,最长的一条将近米。为安全起见,一次最多同时通行5人。
走在桥上,感受那山涧中吹过的幽幽的风,桥随着风有些摇晃,所以走在桥中间的时候最是害怕,尤其是风吹桥晃的时候,容易让人“胆战心惊”,此时千万不要低头看桥下的那万丈深渊,否则真的很可能会吓哭或者吓得站在桥上裹足不前。
站在山顶,看这太行山连绵无尽的山脉,感受着这份震撼与巍峨。这里的山实属险峻,到处都是悬崖峭壁,也正因此才有这么美漫山的连翘花和这架于千沟万壑之上的铁索桥,大自然是不可战胜的,但人类的智慧也是无穷无尽的。
下山时又是一路的鲜花,粉红的桃花,雪白的梨花,嫩黄的连翘花,在这山间竞相地开放,给这巍巍太行增添了一抹惊艳。
从元氏县西北洋村下山,这里开阔了许多,但两侧依旧是陡峭的山峰,也正是因为这山峰之陡峭,才让这里依旧保持着《桃花源记》里的模样。“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离开闹市,来这里走走,换一种轻松,获一份纯朴。青青行山路,悠悠之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