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黄连口服液忽如一夜成为“网红”,中医药专家如何解读?
就此,记者专访了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生药学教研室主任赵志礼教授。作为国家“十三五”规划教材《药用植物学》主要负责人,赵志礼检索援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等权威典籍,对双黄连口服液所用三味药的功能和主治等进行科普。
三味草药均能清热解毒
经对比可知,双黄连口服液主要采用的三味草药,分别是黄芩、金银花和连翘,均有清热解毒之功效。
黄芩为唇形科植物,作为药材其性味苦寒,归经于肺、胆、脾、大肠、小肠。功能和主治包括: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用于湿温、暑湿,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等。
金银花则是忍冬科植物忍冬的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夏季初花开放前采收、干燥。其性味甘寒,归肺、心和胃经。功能与主治也包括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用于痈肿疔疮,喉痹,丹毒,热毒血痢,风热感冒,温病发热。
连翘属于木犀科植物,药用其干燥果实。秋季果实初熟尚带绿色时采收,除去杂质,蒸熟,晒干,习惯称为“青翘”;果实熟透时采收,晒干,除去杂质,则习称“老翘”。其性味是苦而微寒,归肺、心、小肠经。功能也基本上是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疏散风热。可主治风热感冒,温病初起,温热入营,高热烦渴,神昏发斑,热淋涩痛等。
国家药典处方明确比例
关于黄芩、金银花、连翘的用药历史,可以追溯甚远,至今约两千年历史。赵志礼告诉记者,在汉代《神农本草经》中,尽管原书亡佚,但后世有辑本可考,其中就记载黄芩为“中品”、连翘为“下品”。另外,传为南北朝时期的《名医别录》(原书亡佚)中,则记载了“忍冬”即金银花作为一种草药材。
根据最近一个版本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双黄连口服液的处方为黄芩克、金银花克、连翘克,比例为1∶1∶2。在分子层面,黄芩、金银花、连翘的主要有效成分,分别是黄芩苷、绿原酸、连翘苷等。
从成药看,不同规格的这一口服液应为棕红色或深棕色的澄清液体,味甜微苦,或味苦微甜。功能与主治在于,疏风解表、清热解毒。用于外感风热所致的感冒,症状见于发热、咳嗽、咽痛。
事实上,药典中,与双黄连口服液相关的中成药,还有双黄连片。其处方也是这3味中药,各为金银花克、黄芩克、连翘0克。药物性状是薄膜衣片,除去薄膜衣之后,显出棕黄色至棕红色。
专家特别提醒,用药谨遵医嘱,尤其在当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必须按照治疗方案和临床指南实施。
来源: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