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典典为大家科普中草药材的时间~
今天我们要介绍的是——金银花。
01
什么是金银花?有哪些功效?
金银花是一种清热解毒药,为忍冬科植物忍冬的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甘寒清泄,轻扬疏透,清解疏散,入肺、胃、大肠经。既善清解热毒,又善疏散风热。药力颇强而不苦泄,为解散热毒之良药,且味不苦易服。以清为主,清中兼透,凡热毒、风热皆可投用。
史书中很早便有关于金银花治疗功效的记载,如《本草拾遗》:“主热毒血痢,水痢,浓煎服之。”《滇南本草》:“清热,解诸疮、痈疽发背、无名肿毒。”《本草正》:“金银花,善于化毒,故治痈疽肿毒疮癣,杨梅风湿诸毒,诚为要药。毒未成者能散,毒成者能溃。”
在现代研究中,金银花有抗菌、抗病毒、解热、抗炎、增强免疫、抗肿瘤、抗过敏、保肝、利胆、降血糖等作用。其所含的有机酸能够调节血脂、抗血小板聚集和血栓的形成。
02
金银花的服用方法
金银花用于痈肿疔疮,喉痹,丹毒,热毒血痢,风热感冒,温病发热。
温热病:本品能清解温热疫毒之邪,有良好的清热解毒作用,可疏散再表之风热,适宜于温热病卫气营血各个阶段。
疮痈疔疖:本品为治疗热毒痈肿疔疮的要药,内服、外用皆有效,常与连翘相须为用。
风热表证:本品性寒而兼辛香,有清宣疏散之性,为临床常用的疏散风热药。
热毒咽痛,痢疾:本品清热解毒,适宜于其他热毒病证。
中药使用需要辨证论治、进行临床个体化治疗。因此,用药前请咨询专业医生,在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
在我国传统饮食文化中,一些中药材在民间往往作为食材广泛食用,即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即食药物质)。根据国家卫健委、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文件,金银花在限定使用范围和剂量内可作为药食两用。
金银花常用药膳方选如下:
金银花50g,甘草10g。用水2碗,煎取半碗,再入酒半碗,略煎分3份。早、午、晚各服1份,重者1天2剂。
金银花、白糖各18g,开水浸泡,凉后当茶饮,具清热防暑功效《家庭饮食疗法》金银花汤。
金银花30g,水煎去渣取汁,再加粳米50g、清水适量,共煮为稀薄粥食用。
金银花也可用于日常保健,常用食用方法如下:
泡茶:金银花可以泡水喝,具有清热泻火的作用。此外还可以和菊花、茉莉花等搭配。
金银花露:金银花还可以经蒸馏获得金银花露,能够清热解暑,适合夏天饮用。
煮粥:煮粥时加入少量金银花,可以清热、解暑。
注意:金银花不宜长期服用,以免损伤脾胃。另外,脾胃虚寒及气虚疮疡脓清者不宜服用金银花。
03
注意事项
金银花性寒,故脾胃虚寒及气虚疮疡脓清者不宜服。
脾胃虚寒及气虚疮疡脓清者均当忌服金银花。
妊娠及哺乳期妇女:如果您已经怀孕、计划怀孕或是在哺乳期,请及时告知医生并咨询是否可用中药治疗。
儿童:儿童用药须在医生指导和成人监护下进行。
请妥善保存药材,不要将自己所用药材给予其他人使用。
栏目内容均来源于百度健康医典词条,
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与百度健康医典共建。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