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是一个容易上火的季节,主要因为天干物燥、气温升高,很多人会出现口腔溃疡、痘痘、喉咙疼痛、牙龈肿胀等上火症状。这些症状的出现是正常的生理反应,因为春季主管生发,冬季休眠的身体机能开始复苏,复苏过程中难免出现生发过度、功能提升过快等现象。但是,春天的去火却有更多的禁忌,也是因为春天的上火与生机的复苏和生发有关。因此,在去火的同时,也不能遏制生机的勃发。
幸运的是,我们的身体有一条特殊的去火通道,这也是春天去火的必经之路。常见的上火症状有肺火和胃火,因为肺与大肠相表里,通过泻肚使大肠的腹气通畅,肺与大肠、胃与大肠这些能量闭环中过于饱和的能量被倾泻了,泻肚去火就有了釜底抽薪的效果。但抽薪的过程也是对春天初萌的生机的一种削弱,会带来一个问题:夏天时身体的功能会被抑制。因此,春天就算去火也要特事特办。
除了大家熟悉的药物,如大黄、番泻叶或含有这类成分的中药,可以泻肚去火,还可以通过皮肤透散内热来去火,这种做法不仅可以保护正气和升级,而且更能借助春天生发之势,实现借力打力。中医认为肺开窍于皮毛,皮肤是身体与外界能量交换的重要场所和渠道。相比每天1~2次的大便来说,皮肤的能量交换可谓无时无刻不在进行,尤其是春天,交换的速度更快。一个成年人的体表面积可以达到1.6平方米,因此,通过透热使肺和皮肤这个闭环达到能量平衡,就可以实现春天的高效去火,而且不会因为腹泻而伤身体。
不仅如此,这种做法还借助了春天生发之势,可谓借力打力。
中医讲肺开窍于皮毛,皮肤是全身最大的器官,是身体与外界能量交换的重要场所和渠道。相比每天1~2次的大便来说,皮肤的能量交换可是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的,尤其是春天交换的速度就更快,而一个成年人的体表面积可以达到1.6平方米,如此宽大的去火途径不仅利于春天的高效去火,而且不会因为腹泻而伤症。通过透热使肺和皮肤这个闭环达到能量平衡,这就是春天去火的特殊之处,既不伤症又有效的去了火。能有这样去火效果的药物,比如桑叶、菊花、薄荷、栀子,他们也就组成了中医经典温病条辨中的名方,桑菊饮。
这也就是现在临床上治疗春天感冒的桑菊感冒片的前身,这已经是一个很成熟的中成药了,其中就是以桑叶菊花为君药,配合着薄荷连翘等等。不仅疏散风热之邪,还能透散肝经肺经在春天的郁热,使内热能从体表渠道散发出去,这就避免了内热过盛而引发的燎原之火。
在这些药物之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栀子,也就是春天开花的栀子花的果实。质子不仅能清热去火,而且能消除烦躁,因为它不仅入肺经,还入心经。春天很多人会心烦,会失眠。针对这种状况,伤寒论中早就给了一个名方,这就是栀子豉汤,治疗的是身热、心烦虚、烦不得眠,或心中傲怒,反复颠倒或心中置或心中结痛。总之就是心烦,胸中闷热,睡不着。
这个栀子酯汤中只有两味药,一味是栀子,另一味是淡豆豉,其中栀子就是君药。栀子与同样去火的大黄番泻叶,不同的是栀子,不是通过泻肚去火,而是通过散热去火,凉血去火,这就不仅保证了去火不伤症,而且还能平复心火盛而致的各种焦虑烦躁乃至失眠。而这些恰恰是容易与春之生发同时出现的身体失衡问题。同道最新推出的桑菊、栀子茶,就是以桑叶、菊花清肺经之火,清肝经之火。
这两种火在春天尤其高发,因为春是肝所主的,所以春天容易上的火,首先是肝火,其次春天又很干燥,肺很容易被燥邪灼伤,所以肺火也在春天是高发的。在桑叶菊花使用的基础上,这个桑菊栀子茶还加了薄荷,薄荷除了能清凉散热,还有很好的疏肝解郁的效果。而肝经的火热多是肝郁在先,淤久而化,火化热,所以只要能很好能及时的疏肝,也就从根源上减少了郁热肝火的发生。
这个桑菊栀子茶里还添加了枸杞,为的是养肝阴,帮助肝血肝阴能匹配得上春天生发的肝气,能很好的维护肝脏腑的阴阳平衡。而其中添加的麦芽则是为了顺应天时保证去火的同时生机,能在春天正常萌发和立春的时候我们要吃豆芽,韭菜的目的是一样的,以麦芽的苗芽生长的生机,平和的助长人体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