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翘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一路芬芳一路歌三门峡高质量发展的三
TUhjnbcbe - 2024/9/16 0:11:00
淘宝推广运营求职招聘QQ群 http://www.gpitp.gd.cn/new/20211107/96042.html

隆冬时节,“天鹅之城”三门峡呈现“清水黄河”奇特景观。天鹅湖畔,水天一色,上万只白天鹅在此栖息越冬,为母亲河凭添灵动的韵味。

站在湖滨区高庙乡大安村的高坡上远眺,三门峡大坝清澈碧绿、砥柱挺立。远处丘陵之上树影幢幢,眼前高标准生态梯田层层叠叠,山水林田湖草错落有致,好一幅美丽和谐的生态画卷。

“油菜油葵轮作、2万亩高标准梯田种植特色林果和中药材,这是湖滨区10万亩山水林田湖草生态治理项目一期工程,吸纳上千人就业。”三门峡市农业农村局何耀武说。该项目被三门峡市委、市政府纳入“百里黄河生态廊道建设”项目,也是三门峡市农业农村局紧紧抓住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机遇,坚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赋能“三农”,激发资源要素和群众积极性、创造性的有益探索与实践。

三门峡市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在为制作宣传苹果短视频拍摄素材。

党建引领凝人心聚活力

去年10月,三门峡市农业农村局一楼“三农图书沙龙”对外开放,着实让市民惊艳。这个社会捐助近万册各类图书的书吧,是该单位党建和支部活动的新阵地,也是市民小憩阅读的好去处。

小阵地,大作用。“三农图书沙龙”是该局持续深化“千名农业农村干部进基层”活动一项创新举措。年8月,“千名农业农村干部进基层”活动全面启动,全市名农业农村干部职工深入基层服务群众。

市委副书记王载文说:“‘千名农业农村干部进基层’谋乡村振兴之策、想群众增收之法,作为服务民生的一项重点工作,各项目标任务落到了实处,取得了良好实效。”

据悉,该局名党员干部累计深入村、镇、户、企和经营主体个,进村入户到企人次,帮助群众解决政策和生产等难题余个,印发资料2.5万份,培训农民3.2万人次,帮助销售苹果、樱桃等农产品余吨。

“党建就是生产力、凝聚力、爆发力。”何耀武深谙发挥好党建引领作用,才能凝聚人心激发内生动力的道理。年为破解机关党建工作“两张皮”和党员“学归学、做归做”问题,该局又率先创新举措,持续深化进基层活动,着力创建“1+8+N”党建工作模式。每个党组成员根据分工带领一个党支部,形成“1+8”党建责任体系和“党建+果品”“党建+科研”等“党建+N”党建业务融合发展模式,有效激发党员的荣誉感,增加压力感,比学赶超中,队伍工作质效大幅提升,战斗力明显增强。

特色林果筑起群众幸福路

“灵宝苹果香天下!”

从灵宝市焦村镇东村到南上村,12公里的苹果产业带,果树成林……滴管水肥和标准化精细管理,使去年4月才栽下的苹果树长势喜人,今年即可挂果。在这里,通过集体土地流转和股份合作,让每一户果农都参与经营。

年国庆前夕,“工生果园”建成开园,家乡人民隆重纪念这位年前把果树从山东烟台带回灵宝试种并大力推广至陕晋等地的“苹果之父”李工生。把苹果发展成大产业,才是他们最好的纪念。

近年来,三门峡市坚持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在海拔米以上沿卢氏官道口—灵宝寺河山—陕州二仙坡等一线打造“全国重要黄金苹果带”,每年新发展精品苹果生产基地3万亩。目前,全市优质苹果达到万亩,产值78.35亿元,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金果果”。

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大王镇思瑞达农业育种大棚里满眼碧绿,南瓜根上嫁接西瓜苗茁壮生长。这个占地亩的育种基地,每年提供各类果蔬苗万株,辐射带动豫、晋、陕3省22个县。

陕州区西张村镇人马寨村,瑞强种植农民合作社食用菌大棚弥漫着淡淡的菌香。“去年全区发展食用菌万袋,总产量5万公斤,总产值2.8亿元。”陕州区蔬菜办徐柯高兴地说。

优质苹果、食用菌、高山蔬菜、中药材一直是三门峡的特色产业,过去苦于规模小、品质低,形不成优势。年初,围绕优化结构、融合发展、打造品牌,提出《“三农”赋能三年行动计划》,提出到年,“黄金苹果带”种植面积40万亩,食用菌栽培规模突破4亿袋,中药材种植面积90万亩,粮食面积稳定在万亩。但仅短短一年多,该市水果达到万亩,苹果优质果率80%;黄金苹果带面积35万亩,食用菌栽培规模3.7亿袋,中药材种植面积75万亩,粮食面积稳定在万亩,特色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提升,推动特色农业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品牌”。

去年11月,三门峡甘山红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尚文峰代表合作社多社员,领取了合作社集体投保苹果‘保险+期货’的58万元赔偿款,高兴地说:“‘保险+期货’对冲苹果销售市场风险,我们发展产业更安心、更放心。”

创新实施三门峡市特色农业保险(苹果、食用菌等4种农产品),新增(花椒、连翘等10种农产品)和苹果“保险+期货”特色农业“4+10+1”大保险格局,去年全市累计理赔起、0.亿元,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累计赔付户万元,户均降低损失0元。农业保险给种植户吃了颗“定心丸”,为特色农业发展“戴”上了“护身符”。

六稳六保抓紧扛牢“菜篮子”“粮袋子”

“去年疫情初期,满大棚蔬菜疯长,每天滞销三四千斤青菜,让人心焦火燎。多亏市里‘移动菜篮子’来了,帮俺们解了燃眉之急。”陕州区张湾乡新桥村春华合作社理事长白春华说。

年春节,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导致农产品滞销、居民买菜难,三门峡市适时启动“移动菜篮子”,对接生产基地进社区到户,实现产销直供。

市农业农村局积极指导督促四季丰农果蔬有限公司的山果演义电商平台,开发社区“菜篮子”配送系统,与全市20多个农产品生产基地签订保供协议。当地蔬菜种植基地货源,平台分拣打包配送至小区物业,居民通过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路芬芳一路歌三门峡高质量发展的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