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寒:归肺经。
清热解毒,消痰,利咽。
1.咽喉肿痛本品苦寒泄降,清热解毒、主入肺经,有清肺泻火,利咽消肿之功,为
治咽喉肿痛常用之品。主治热毒痰火郁结,咽喉肿痛,可单用,如射干汤(《圣济总录》);或与升麻、甘草等同用。若治外感风热,咽痛音哑,常与荆芥、连翘、牛蒡子同用。
2.痰盛咳喘本品善清肺火,降气消痰,以平喘止咳。常与桑白皮、马兜铃、桔梗等
药同用,治疗肺热咳喘,痰多而黄;若与麻黄、细辛、生姜、半夏等药配伍,则可叮治疗寒痰咳喘,痰多清稀,如射干麻黄汤(《金匮要略》)。
煎服,3~9g。
本品苦寒,脾虚便溏者不宜使用。孕妇忌用或慎用。
1.《神农本草经》:“治咳逆上气,喉痹咽痛不得消息。散结气,腹中邪逆,食饮大热。”
2.《本草纲目》:“射干能降火,故古方治喉痹咽痛为要药。”
3.《滇南本草》:“治咽喉肿痛,咽闭喉风,乳蛾,痄腮红肿,牙根肿烂,攻散疮痈一切热毒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