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成药在治疗常见疾病中有独特的疗效,很多退休族也会选择在家中备用一些中成药,以备不时之需。尤其是对付一些常见的小毛病,不仅方便,还能解决问题。但哪些药可以备用,又能对付哪些疾病,您是否都清楚呢?
本期电视专家:
陈越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医院
中医科主任
家中常备4类中成药
感冒药
银翘片
金银花、连翘、薄荷、荆芥、淡豆豉、牛蒡子、桔梗、淡竹叶、芦根、甘草。
辛凉解表,清热解*。
用于风热感冒,发热头痛,咳嗽口干,咽喉疼痛。
口服。1次4-8片,1日2次。
易混淆药物
维C银翘片
中西合璧,出中药成分外,还含西药马来酸氯苯那敏、对乙酰氨基酚、维生素C。存在药物安全性及有效性问题。
据.1.1-.4.30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病例报告显示,有关维C银翘片的病例报告数共计例,严重病例报告共计48例,可引起全身发疹型皮疹、肝功能异常、过敏性休克、间质性肾炎、白细胞减少等反应,有一定的安全风险。
双*连口服液
金银花、*芩、连翘,辅料为蔗糖、香精。
疏风解表,清热解*。
用于外感风热所致的感冒,症见发热、咳嗽、咽痛。
口服。1次20毫升(2支),1日3次。小儿酌减或遵医嘱。
小柴胡颗粒
柴胡、*芩、姜半夏、*参、生姜、甘草、大枣。辅料为蔗糖。
解表散热,疏肝和胃。
用于外感病,邪犯少阳证,症见寒热往来、胸胁苦满、食欲不振、心烦喜呕、口苦咽干。可以有效地治疗发热,对食欲不振、口苦咽干、恶心、呕吐等可以起到较好的缓解作用。因此,小柴胡片颗粒适用于治疗风热感冒。
开水冲服。1次1-2袋,1日3次。
易混淆药物
正柴胡颗粒
柴胡,陈皮,防风,甘草,赤芍和生姜6味药组成。
表散风寒,解热止痛。
主要用于外感风寒轻证。适用于流行性感冒初起、轻度上呼吸道感染等疾患。微恶风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痛,喷嚏,咽痒咳嗽,四肢酸痛,舌苔薄白,脉浮。本方常用于感冒、流行性感冒、疟疾初起感冒等属外感风寒而气血不虚者。因此,正柴胡片颗粒适用于治疗风寒感冒。
开水冲服。1次1-2袋,1日3次。
抗病*口服液
板蓝根、藿香、连翘、芦根、生地*、郁金、石膏、石菖蒲、知母。
清热祛湿,凉血解*。
用于风热感冒,流感。
口服,1次10毫升,1日2-3次(早饭前和午饭、晚饭后各服1次)。
轻微感冒食疗方
止咳药
橘红片
化橘红、陈皮、半夏(制)、茯苓、甘草、桔梗、苦杏仁、紫苏子(炒)、紫菀、款冬花、瓜蒌皮、浙贝母、地*、麦冬、石膏。
化痰,止咳。
用于咳嗽痰多,痰不易咯出。
口服。1次6片,1日2次。
蛇胆川贝口服液
蛇胆汁、川贝母。辅料为:杏仁、薄荷脑、苯甲酸钠、蔗糖、蜂蜜。
祛风止咳,除痰散结。
用于肺热咳嗽,痰多,气喘,胸闷,咳痰不爽或久咳不止。
口服。1次10毫升,1日2次。
急支糖浆
鱼腥草、金荞麦、四季青、麻*、紫菀、前胡、枳壳、甘草。
清热化痰,宣肺止咳。
用于外感风热所致的咳嗽,症见发热、恶寒、胸膈满闷、咳嗽咽痛。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见上述症状者。
口服。成人1次20-30毫升,1日3-4次。
糖尿病患者禁服。
川贝枇杷露
川贝母、枇杷叶、半夏、桔梗、薄荷脑。
镇咳祛痰。
用于感冒引起的咳嗽。
口服,1次10-20毫升,1日3次。
通宣理肺丸
紫苏叶、前胡、桔梗、苦杏仁、麻*、甘草、陈皮、半夏(制)、茯苓、枳壳(炒)、*芩。辅料为赋形剂蜂蜜。
解表散寒,宣肺止咳。
用于风寒感冒咳嗽,症见咳痰不畅,发热恶寒,鼻塞流涕,头痛无汗,肢体酸痛。
口服,1次8-10丸,1日2-3次。
止咳平喘润肺食疗妙方
脾胃药
保和丸
山楂(焦)、茯苓、半夏(制)、六神曲(炒)、莱菔子(炒)、陈皮、麦芽(炒)、连翘。
消食,导滞,和胃。
用于食积停滞,脘腹胀满,嗳腐吞酸,不欲饮食。
口服。1次8丸,1日3次。
孕妇忌服。
大山楂丸
山楂、六神曲(麸炒)、麦芽(炒)。辅料为蜂蜜。
开胃消食。
用于食积内停所致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脘腹胀闷。
口服。1次1-2丸,1日1-3次。小儿酌减。
四君子丸
*参、白术(炒)、茯苓、炙甘草。
益气健脾。
用于脾胃气虚,胃纳不佳,食少便溏者。
口服,1次3-6克,1日3次。
香砂六君子丸
含木香、砂仁、陈皮、制半夏、*参、白术、茯苓、炙甘草。
益气健脾,化痰和胃。
脾虚气滞,消化不良,嗳气食少,脘腹胀满,大便溏泄。
口服,1次6-9克,1日2次。
理中丸
*参、白术(土炒)、炙甘草、炮姜。辅料为炼蜜。
温中散寒,健胃。
用于脾胃虚寒,呕吐泄泻,胸满腹痛,消化不良。
口服。大蜜丸1次1丸,1日2次。小儿酌减。
泄泻时腹部热、胀、痛者忌服。
补虚药
六味地*丸
熟地*、山茱萸(制)、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辅料为炼蜜。
滋阴补肾。
用于肾阴亏损,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
口服。水蜜丸1次6克,1日2次。
麦味地*丸
熟地*、山茱萸(制)、山药、茯苓、牡丹皮、泽泻、麦冬、五味子。
滋肾养肺。
用于肺肾阴亏,潮热盗汗,咽干,眩晕耳鸣,腰膝酸软。
口服。水蜜丸1次6克,1日2次。
桂附地*丸
肉桂、附子(制)、熟地*、山茱萸(制)、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辅料为蜂蜜。
温补肾阳。该品为黑褐色的大蜜丸或小蜜丸,味甜而带酸、辛。
用于肾阳不足,腰膝酸冷,夜尿频多。
口服。大蜜丸1次9克,1日2次。
十全大补丸
*参、白术(炒)、茯苓、炙甘草、当归、川芎、白芍(酒炒)、熟地*、炙*芪、肉桂。辅料为蜂蜜。
温补气血。
用于气血两虚,面色苍白,心悸气短,头晕自汗,体倦乏力,四肢不温,月经量多。
口服。水蜜丸1次6克,1日2~3次。
糖尿病患者禁用。
补中益气丸
炙*芪、*参、炙甘草、白术(炒)、当归、升麻、柴胡、陈皮。
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用于脾胃虚弱,中气下陷所致的体倦乏力、食少腹胀、便溏久泻、肛门重坠。
口服。1次9克,1日2~3次。
生脉饮
人参、麦冬、五味子。辅料为蔗糖、防腐剂(苯甲酸钠)。
益气,养阴生津。
用于气阴两亏,心悸气短,自汗。
口服,1次10毫升,1日3次。
归脾丸
*参、白术(炒)、*芪(炙)、茯苓、远志(制)、酸枣仁(炒)、龙眼肉、当归、木香、大枣(去核)、甘草(炙)。
益气健脾,养血安神。
用于心脾两虚,气短心悸,失眠多梦,头昏头晕,肢倦乏力,食欲不振。
用温开水或生姜汤送服。水蜜丸1次6克,小蜜丸1次9克,大蜜丸1次1丸,1日3次。
参苓白术丸
人参、白术(麸炒)、茯苓、山药、薏苡仁、莲子、白扁豆、砂仁、桔梗、甘草。
健脾,益气。
用于体倦乏力,食少便溏。
口服。1次6克,1日3次。
复方阿胶浆
阿胶、人参、熟地*、*参、山楂。
补气养血。
用于气血两虚,头晕目眩,心悸失眠,食欲不振及贫血。
口服,1次20毫升,1日3次。
药品存放整理有讲究
除了正确用药以外,药品的存放也是有讲究的。
分类存放
?药品应按照不同种类存放在药箱不同地方,以免慌乱之中拿错。有特殊要求的药品应放在适宜的环境中,如:有的药品需要避光存放;有的药品需要冷藏保存。
?此外,药品存放建议保留说明书,且不要改变原包装,如单独包装的胶囊不要一颗颗拆下来装进药瓶,以免破坏原本的真空环境,影响药效。
定期清理
?定期(3-6个月)检查药箱中药品的保质期,过了保质期的药应及时更换,以免服用后引发不良反应。可以将过期药品交给附近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统一处理。
?没有到保质期的药,如果发生性状改变(药品颜色变化、液体药出现絮状物等),也要及时清理。
?此外,开封后的眼药水、眼药膏、口服液,或医生开的用纸包着的药,建议在一个月内用完。如果没用完,有些也不宜继续用了。
注意区分易混淆药品
退休族脾胃相对较弱,中成药副作用小,家中常备一些,以备不时之需。但中成药品种繁多,有些一字之差的药品极易发生混淆。特别是那些药名相似,而功能不同的中成药,如果错用则会造成不良后果。因此,一定要引起高度注意和重视。
▼往期精彩回顾▼◆中老年人洗头不注意这4点,易惹病上身!◆这个动作坚持得越久,说明身体越年轻!点下方“阅读原文”,观看专家上课完整视频!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