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是秋冬季常见的病症,得了感冒有什么偏方能够调理呢?今天就为大家分享一个常被我们忽略的清热解毒的植物,它被称为“药铺小神仙”。
1、“药王拜师”全靠它
相传,唐太宗患重病之后,召孙思邈仅供诊脉,可是服用了几剂药,仍然不见效。孙思邈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一户人家,觉得口渴便想进去讨一碗水喝。这户人家住着两姐妹,姐姐用黄色花为孙思邈冲了一杯金花茶,妹妹用银色花,又为他冲了一杯。孙思邈一边品饮茶,一边觉得此茶有清热止渴的功效,忙说:“这两种花可以入药。”两位姑娘笑着说:“其实这是一种花,在不同花期颜色不同而已。”孙思邈恍然大悟,立刻拜师学习采药。后来,他就用这金银花入药治好了唐太宗的病。从此,孙思邈为封为“药王”。
2、咳痰比较重的需要滋阴
如今,金银花也被广泛用于治疗感冒、由于其性寒,因此清热解毒功效非常显著。如果肺火很重(咳黄痰、口鼻生烟的感觉),多属于属于风热感冒。调理的方向是,清热、去火、滋阴清肺。从中药配伍的角度来说,金银花和连翘搭配,既能解表热,又能泄内热,因此对于发烧的人来说,用此方效果显著。
食疗方面,重点说一下金银花。它的作用是偏散表热,疏解肺胃热邪,味甘,不会伤到胃气。金银花连翘饮的制作方法如下:金银花、连翘各10克,加水适量,煮沸约5分钟,连渣装满一暖壶水瓶,当茶饮用1天,连服10剂为一疗程。另外,金银花还可以与生甘草一起搭配使用,有辅助调理咽喉炎的功效。感冒发热的时候,也可以用金银花和山楂配伍煎水代茶饮。
3、风热感冒再用它
金银花虽好,但是一定要对症食疗。感冒分为风热和风寒两种类型。生活中,我们如何判断自己属于哪种呢?主要看以下症状来区分。如果是风寒感冒,症状为流清鼻涕、清水痰、咳嗽、头痛、无汗、发热轻等。一般秋天、冬天和初春比较多见,多由外感风寒导致,患者出现畏寒的情况。风热感冒的症状为流黄鼻涕、黄痰、脓痰、咽喉肿痛、有汗、口渴、舌尖边红、苔薄白微黄、发热重等,一般夏季和春季常见。
4、风寒感冒多泡脚
养生的朋友经常喜欢收集一些食疗或者生活中的偏方。如果得了风寒感冒,除了服药,还有没有其他辅助调理方法?如果只是因为着凉引起的感冒,头疼、身上发紧,但是没汗的话,您可以尝试喝上一杯热茶,然后蒸一蒸桑拿或者是用热水泡脚,目的是让汗发出来。当然,并不是要追求大汗淋漓,只要微微出汗就可以了。然后蒙着被子睡上一觉,第二天应该就会轻松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