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期
连翘应用畅想
作者/苏强
医院(原医院)
《经方》精品班通知:因疫情故,清明班休停,方与病班主题内容顺延至5月班,之后方病两班主题或有小调整。《经方》精品班。
年经方精品班开班预告~
连翘证,亦主烦,咽中痛,烦而汗,
去结热,疮家痊,淋巴结,肿痛安.
伏热体,*芩添,胸中闷,栀子兼.
这是我使用连翘时常常想起的一个口诀。
这句真口诀极具临床实用性和画面感。假想门诊来了一个患者C小姐,她表情微苦烦躁,眉间紧缩,口角下垂,这就是烦的写照。肯定哪里有难以忍受的苦楚。没等你问,C小姐就开始向你倒苦水:咽喉干疼,不敢咽口水。你拿起手电筒的去照她的咽后壁,那是一个多么崎岖的世界,在漫红的底色上,一块一块的淋巴滤泡,有的鲜红,有的暗红,有些鼓出来。你再按她的颈旁肌群,她因疼痛而制止了你的操作,因为那里都是淋巴分布密集区域。随后你给C小姐把脉还没一会,她的手心就开始微微出汗,她似乎有点坐不住,下意识挪了挪屁股。虽然汗能散热,但你心里很清楚她的这种出汗是无力的,带不走她的内热也解除不了病痛。
她不断补充着既往的病情:总是有痛经但吃红糖生姜水又不好,生娃的时候还发生了乳腺炎,常常口腔溃疡,牙龈也会出血。你再次抬头打量着她,双唇血红饱满,眼睑鲜红。哦,这就是*芩征,这就是遍布全身的伏热,定期而发,红糖生姜水这种热性食品一定起不到作用。突然C小姐的手机铃声响了,她看看手机号码,边抱怨边接听起来:“这个你自己去弄就行了,想到他我就胸闷。最好替我好好教训他,等你都办妥了,我们一起去旅游出去散散心。”你意识到C小姐心中还有一种无力摆脱的窒闷,你尝试再按压了她的心下,瞬间她皱起了眉头。心下压痛,栀子药证实锤了。
如上场景就是*煌教授常常谈到的场景化“连翘”。我在持续的连翘使用临床实践中形成了几个常用套路:
1、用“八味除烦汤”1治疗分布于粘膜的神经敏感相关病症--但要注意必须用于充血红肿等热性病症。最常见的是粘膜充血泛红的咽喉炎:可以是外感造成的急性咽喉炎,也可以是热性体质人群的慢性咽喉炎。顺着口咽这个广泛接触外界的腔道粘膜,我还模仿*煌教授继续下延用于粘膜充血的胃炎,肠炎。在该方中连翘就是很好的“消炎药”,具有“散解”的修复粘膜和粘膜下的作用,临床起到止痛作用。更有意思的在人体下方的腔道粘膜,包括:尿道、阴道、子宫内膜病,用这张方也很有效,原理不外乎充血炎症,故上方对痛经、性交痛、尿路刺激征等均有疗效。但临床要留意该方最适合的大多是症状描述严重于器质病变的情况。
2、用退热汤2治疗外感热病。该方含有连翘,配伍大剂量柴胡、*芩,发挥增强退热的效果。
3、用银翘散治疗外感热病。
4、用保和丸,治疗小儿、老人的积食。其中连翘清火,治疗口臭,放屁多,排便发臭等。
5、用麻*连翘赤小豆汤治疗皮肤病和肾病。
连翘的以上用法直接有效,那为何连翘能表现出上述临床作用?除此以外我们还能解锁出连翘的哪些潜在功效?查阅《神农本草经》,书上记录“连翘味苦平,主寒热,治疗鼠瘘,瘰疬,痈肿,瘿瘤结热蛊*”。显然《神农本草经》的作者们注意到连翘的适用病症有“寒热”表现,但这种寒热极有可能表现为反复的一会儿怕冷,一会儿怕热。但这不同于常规感冒,常有一点点热透不清的味道。张锡纯曾经在《医学衷中参西录.连翘解》里记载一例医案:曾治一少年风温初得,俾单用连翘一两煎汤服,彻夜微汗,翌晨病若失。按:连翘诸家皆未言其发汗,而以治外感风热,用至一两必能出汗,且其发汗之力甚柔和,又甚绵长。把连翘单药透解的故事讲的有声有色,启发众人。回到临床我们很多情况下发汗解不了的热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原因是“鼠瘘,瘰疬,痈肿,瘿瘤结热蛊*”!这些深部的感染灶,常并发淋巴结、软组织炎,形成“包裹灶”。在人体的抗病过程中,感染源或中间产物(*素)不断的向血里面去释放,这些个包括内*素在内的成分引起的这种发热。这种以寒热、结节灶为临床表现的病症,主要就用连翘去针对病灶病因治疗,但内*素释放时引发表证、里证或半表半里证时,尚需结合其他对证中药进行治疗,如配伍麻*、柴胡、石膏等。这样看《神农本草经》里面的道理就很清楚了,中药治病既讲究辨病论治,也讲究辨证论治,但更讲究凭证据论治!
明朝有一个蒋仪,写了一本书叫做《药镜》,他在书里面说:连翘从山栀则引热内降,从麻*则引热外散。他提出的观点既实用意深远:如果连翘配合栀子使用,两者引热内降,全身热*从小便排了;如果连翘配伍麻*的,两者引热外散,全身热*从皮肤排了。也就是他不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