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医说独家模拟题
01
组成中含有使君子的方剂是(多选)
A.肥儿丸
B.布袋丸
C.化虫丸
D.伐木丸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AB。考查方剂组成
肥儿丸:神曲,*连,肉豆蔻,使君子,麦芽,槟榔,木香。
布袋丸:夜明砂,芜荑,使君子,白茯苓,白术,人参,甘草,芦荟。
化虫丸:铅粉,鹤虱,槟榔,苦楝皮,枯矾。
伐木丸:苍术,六神曲,皂矾。
02
保和丸中配伍连翘的主要用意是(多选)
A.清热
B.利湿
C.除烦
D.散结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AD。考查药物在方剂中的配伍作用
保和丸中连翘的作用为清热散结。食积易于化热,佐以苦而微寒之连翘,即可散结以助消积,又可清解食积所生之热。
03
治疗内伤咳嗽多以调理脏腑为主,具体包括(多选)
A.健脾
B.清泻肝火
C.养肺
D.补肾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ABCD。考查内伤咳嗽的治法
内伤咳嗽,病理因素主要为“痰”与“火”。多属邪实正虚。标实为主者,治以祛邪止咳;本虚为主者,治以扶正补虚。并按本虚标实的主次酌情兼顾。同时除直接治肺外,还应从整体出发,注意治脾、治肝、治肾等。
04
肺胀后期容易出现的变证包括(多选)
A.神昏
B.痉厥
C.出血
D.喘脱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ABCD。考查肺胀的转归
肺胀后期可出现神昏,悬饮,癥积,谵语,痉厥,出血等证。气不摄血,则见咳嗽泡沫血痰,或吐血、便血;痰迷心窍,肝风内动,则神昏,痉厥;严重者则出现喘脱甚至阴阳消亡。
05
患者头晕耳鸣,失忆失算,神情呆钝,词不达意,齿枯发焦,腰酸骨软,步履艰难,舌瘦色淡,苔薄白,脉沉细弱。治宜选用(多选)
A.七福饮
B.还少丹
C.参茸地*丸
D.河车大造丸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ACD。考查辨证选方
者头晕耳鸣,失忆失算,神情呆钝,词不达意,齿枯发焦,腰酸骨软,步履艰难,舌瘦色淡,苔薄白,脉沉细弱。证属痴呆髓海不足证,治宜选方七福饮、本型以虚为主,但不可峻补,一般多以本方为主加减制蜜丸或膏剂以图缓治,也可用参茸地*丸或河车大造丸补肾益精。
06
癫病的病理因素包括(多选)
A.痰凝
B.气郁
C.火盛
D.血瘀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AB。考查癫病的病理因素
癫病的病理因素主要由痰气郁结,蒙蔽神机。
07
《医宗必读·泄泻》中提到的“治泻九法”包括(多选)
A.淡渗
B.清凉
C.利湿
D.甘缓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ABD。考查“治泻九法”
治泻九法包括:淡渗,升提,清凉,疏利,甘缓,酸收,燥脾,温肾,固涩。
08
治疗便秘的常用方法有(多选)
A.润肠泄热
B.顺气导滞
C.温里散寒
D.补肾温阳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ABCD。考查便秘的治法
热秘对应治法为润肠泄热,气秘对应治法为顺气导滞,冷秘对应治法为温里散寒,阳虚秘的对应治法为补肾温阳。
09
瘿病的主要病理因素包括(多选)
A.气
B.湿
C.痰
D.火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AC。考查瘿病的病理因素
气滞、痰凝、血瘀壅结颈前是瘿病的基本病机,初期多为气机郁滞,津凝痰聚,痰气搏结颈前所致,日久引起血脉瘀阻,气、痰、瘀三者合而为患。
10
半夏白术天麻汤可用于(多选)
A.呕吐之痰饮内阻证
B.头痛之痰浊头痛
C.眩晕之痰湿中阻证
D.郁证之痰气郁结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BC。考查半夏白术天麻汤的应用
半夏白术天麻汤可用于治疗头痛之痰浊头痛,眩晕之痰湿中阻证。郁证之痰气郁结用半夏厚朴汤加减,呕吐之痰饮内阻证用小半夏汤合苓桂术甘汤加减。
11
病位涉及肺、脾、肾三脏的病证是(多选)
A.饮证
B.癃闭
C.淋证
D.肺胀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ABD。考查疾病的病位
饮证:病位在三焦、肺、脾、肾。
癃闭:病位主要在膀胱与肾,继则影响肺、脾、三焦、肝。
淋证:病位在膀胱与肾。
肺胀:病变首先在肺,继则影响脾、肾,后期病及于心。
12
情志过极,肝火内盛,常导致的血证有(多选)
A.咳血
B.鼻衄
C.吐血
D.便血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ABC。查血证的证型
肝火犯肺可导致咳血。
肝火上炎可导致鼻衄。
肝火犯胃,可导致吐血。
13
虚劳的辨证纲目是(多选)
A.气血阴阳为纲
B.五脏虚候为纲
C.气血阴阳为目
D.五脏虚候为目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AD。考查虚劳的辨证原则
虚劳的辨证纲目是以气血阴阳为纲,五脏虚候为目。
14
治疗风寒湿邪壅滞经络所致的痉证,可选用的方剂有(多选)
A.羚角钩藤汤
B.羌活胜湿汤
C.葛根汤
D.栝楼桂枝汤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BCD。考查痉证选方
治疗风寒湿邪壅滞经络所致的痉证可选用羌活胜湿汤,如出现寒邪偏盛之刚痉可选用葛根汤,如出现风邪偏胜之柔痉,可选用栝楼桂枝汤。肝经热盛证用羚角钩藤汤。
15
既是络穴又是八脉交会穴的穴位是(多选)
A.列缺
B.外关
C.后溪
D.足临泣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AB。考查穴位特性
列缺属肺经络穴,且为八脉交会穴通任脉。
外关属三焦经络穴,且为八脉交会穴通阳维脉。
后溪为八脉交会穴,通督脉,足临泣为八脉交会穴,通带脉,但二者非络穴。
16
可以用于治疗滞产的穴位是(多选)
A.承山
B.委中
C.昆仑
D.至阴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CD。考查穴位主治
四穴位均属足太阳膀胱经。
承山穴位于腓肠肌两肌腹与肌腱交角处,主治为腰腿拘急疼痛,痔疾,便秘,疝气,腹痛。
委中穴位于腘横纹中点,主治为腰痛,下肢痿痹,小便不利,遗尿,腹痛,急性吐泻,瘾疹,丹*。
昆仑穴位于外踝尖与跟腱之间凹陷处,主治为腰骶疼痛,足踝肿痛,后头痛,项强,目眩,癫痫,滞产。
至阴穴位于足小趾末节外侧,趾甲跟角侧后方0.1寸,主治为胎位不正,滞产,头痛,目痛,鼻塞,鼻衄。
17
位于腕横纹或腕背横纹上3寸的穴位有(多选)
A.偏历
B.内关
C.外关
D.支沟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AD。考查穴位定位
偏历为手阳明大肠经穴位,位于阳溪与曲池穴连线上,腕背侧远端横纹上3寸。
内关为手厥阴心包经穴位,腕掌侧远端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外关为手少阳三焦经穴位,腕背侧远端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间隙中间。
支沟为手少阳三焦经穴位,腕背侧远端横纹上3寸,尺骨与桡骨间隙中间。
18
至阳穴可治疗的病证包括(多选)
A.*疸
B.咳嗽
C.寒证
D.脱证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AB。考查穴位主治
至阳穴位于第七胸椎棘突下凹陷中,可治疗腰背疼痛,脊强,咳嗽,气喘及*疸,胸胁胀满等肝胆病证。
19
徐疾补泻法的操作方法是(多选)
A.疾速进针,徐徐出针为补
B.徐徐进针,疾速出针为补
C.疾速进针,徐徐出针为泻
D.徐徐进针,疾速出针为泻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BC。考查徐疾补泻的操作
徐疾补泻操作为徐徐进针,疾速出针为补,疾速进针,徐徐出针为泻。
20
下列属于原络配穴法的是(多选)
A.大陵配外关
B.太溪配大钟
C.合谷配列缺
D.太白配光明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AC。考查原络配穴法
原络配穴法又称主客原络配穴法,取穴特点为本经原穴配表里经的络穴。
大陵为心包经原穴,外关属三焦经络穴,心包与三焦相表里,故属于原络配穴。
太溪为肾经原穴,大钟为肾经络穴,二者皆为本经穴位,故不属原络配穴。
合谷为大肠经原穴,列缺为肺经络穴,肺与大肠相表里,故属于原络配穴。
太白为脾经原穴,光明为胆经络穴,故不属原络配穴。
21
患者小便淋漓不爽,排出无力,甚则点滴不出,气短纳差,大便不坚,小腹坠胀,舌淡苔白,脉细弱,治疗宜选取的穴位是(多选)
A.中极、膀胱俞
B.秩边、三阴交、阴陵泉
C.足三里、脾俞
D.太溪、复溜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ABC。考查辨证选穴
患者小便淋漓不爽,排出无力,甚则点滴不出,提示该病属癃闭。
气短纳差,大便不坚,小腹坠胀,舌淡苔白,脉细弱,提示该证型为脾气虚弱。
癃闭的主穴为中极、膀胱俞,秩边、三阴交、阴陵泉,脾气虚弱配穴为足三里,脾俞。
22
针刺治疗胆绞痛宜选用的主穴是(多选)
A.胆俞
B.阳陵泉
C.日月
D.期门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ABC。考查辨证选穴
胆绞痛的主穴包括:胆俞,胆囊穴,阳陵泉,日月。全国卷历年真题01
真武汤中生姜的配伍意义是(多选)
A.合附子以温阳祛寒
B.合茯苓以温散水气
C.合白术以扶脾益气
D.合白芍以散寒止痛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AB。真武汤以大辛大热之附子为君,温肾助阳,化气行水。白术甘苦而温,健脾燥湿;茯苓甘淡而平,利水渗湿,二者合用,使脾气得复,湿从小便而去,共为臣药。佐以辛温之生姜,既助附子温阳散寒(A对),又合苓、术宣散水湿(B对),兼能和胃降逆止呕。另外,方中白芍也是佐药,其配伍意义有四:一者利小便以行水气;二者柔肝缓急以止腹痛;三者敛阴舒筋;四者防附子燥热伤阴。
02
癫证的治法是(多选)A.清心泻火,涤痰醒神B.豁痰开窍,调畅气血C.疏肝解郁,化痰醒神D.健脾益气,养心安神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CD。癫证多因痰气郁结,蒙蔽脑窍或心肝脾虚,神明失养而发。痰气郁结者,宜疏肝解郁,化痰醒神(C对);气虚痰结者,宜益气健脾,涤痰宣窍;心脾两虚者,宜健脾养心,解郁安神(D对)。清心泻火,涤痰醒神(A错)是狂证痰火扰神证的治法。豁痰开窍,调畅气机(B错)是狂证痰热瘀结证的治法。(注:九版教材癫证只分为痰气郁结证和心脾两虚证)03
痹证患者出现两肢关节肿胀时治疗可配伍选用(多选)A.熟地*、山茱萸B.桑寄生、杜仲C.土茯苓、车前子D.薏苡仁、萆蘚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CD。痹证患者关节肿胀是湿、热、痰、瘀痹阻经络的表现,治宜祛邪通络。熟地*、山茱萸(A错),桑寄生、杜仲(B错)都有补益作用,但不能祛邪。土茯苓、车前子(C对),薏苡仁、萆薢(D对)都有清热祛湿的作用,可治疗痹证患者出现两肢关节肿胀。04
下列病症中,宜用血府逐瘀汤治疗的是(多选)A.心血瘀阻之胸痹B.瘀血内阻之痴呆C.浊瘀阻塞之癃闭D.瘀血内阻之发热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AD。治疗胸痹之心血瘀阻证、内伤发热之血瘀发热均宜用血府逐瘀汤(AD对)。痴呆之瘀血内阻证宜用通窍活血汤活血化瘀,开窍健脑(B错)。癃闭之浊瘀阻塞证宜用代抵当丸行瘀散结,通利水道(C错)。05
下列腧穴定位正确的是(多选)A.地机位于小腿内侧,阴陵泉穴下3寸,胫骨内侧缘后际B.天柱位于颈后区,横平第二颈椎棘突上际斜方肌外缘凹陷中C.梁门位于上腹部脐中上4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D.郄门位于前臂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上4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ABC。地机穴位于小腿内侧,当内踝尖与阴陵泉穴连线上,阴陵泉穴下3寸(A对);天柱穴位于颈后区,横平第2颈椎棘突上际,斜方肌外缘凹陷中(B对);梁门穴位于脐中上4寸,距前正中线旁开2寸(C对);郄门穴位于人体前臂掌侧,当曲泽穴与大陵穴的连线上,腕横纹上5寸(D错)。06
《金匮要略》中:“见肝之病,知肝传脾”,体现的是(单选)A.土虚木乘B.木旺乘土C.子盗母气D.母病及子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B。“见肝之病,知肝传脾”所指为肝有病在先,再传脾脏,属于木旺乘土(B对),“土虚木乘”(A错)指脾胃虚弱在先,不能耐受肝气的克伐。母病及子(D错)、子盗母气(C错)属于五行相生关系的异常变化。07
决定病证虚实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单选)A.气与血的盛衰变化B.津与精的盛衰变化C.正气与邪气的盛衰变化D.阴液与阳气的盛衰变化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C。在疾病发展过程中,邪正双方的力量对比经常发生着变化,当邪正双方力量的消长变化达到主要与次要矛盾方面互易其位的程度时,则疾病的虚实性质亦会发生转变,呈现由实转虚或由虚致实的变化(C对)。08
濡脉,散脉和革脉的共同特征是(单选)A.脉位浮B.脉形细C.脉律不齐D.脉率迟缓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A。濡脉,散脉和革脉的共同特征是脉位浮(A对)。脉形细的脉象有细脉、濡脉、弱脉、微脉(B错);脉律不齐的脉象有结脉、促脉、代脉(C错)。脉率迟缓的脉象有迟脉、缓脉、结脉(D错)。
09
温病气分证与血分证均可见(单选)A.日晡潮热B.斑疹隐现C.谵语D.四肢抽搐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C。日晡潮热(A错)只见于气分证而不见于血分证;斑疹隐现(B错)是营分证的表现;谵语(C对)是气分证、营分证和血分证的共同表现;四肢抽搐(D错)仅见于血分证。10
玫瑰花和梅花功效的共同点是(单选)A.舒肝和胃B.降逆止呃C.活血止痛D.化痰散结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A。玫瑰花和梅花都是行气药,均入肝、胃经以能疏肝理气和胃(A对)。两者的不同点:玫瑰花能入血分,有和血止痛(C对)的功效,而梅花则善于化痰散结(D错)以治疗梅核气、瘰疬疮*等。两药均无降逆止呃的功效(B错)。青医说
用心做中医在线教育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