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武高峰)春回大地,万物复苏。近日,记者在乡宁县西交口乡采访,一路上看到村民们,有的在田间翻耕、播种,有的在地埂山坡栽植花椒、连翘,还有的在为自己的养殖猪羊张罗着,到处呈现着老百姓干事创业的忙碌身影。
“今年的连翘花明显好于往年,要抓住时节管护好,争取有一个好收成”。在西交口南营村阳明种植合作社,负责人臧学敏介绍说,合作社采取流转土地的方式,流转土地亩,栽植连翘苗余株,去年已初步见成效,今年准备上加工设备,效益会更好。
连翘种植基地
52岁的村民张文改原来仅靠打些零工补贴家用,将家里12亩土地全部流转了出去,每亩一年元收入,平时还和妻子在合作社干活,是南营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受益者之一。张文改高兴地说,“在这儿工作也不累,每天的工作就是清理杂草、管护苗木,一年干七八个月,我们两个人就能收入近3万元左右。”
西交口乡把产业结构调整作为稳定脱贫的根本出路。按照“一体两翼”总体布局,在区域内以河川片区为重点发展花椒和养殖,以石山森林片区为重点发展连翘,以黄土残垣片区为重点发展翅果和小杂粮。构建成“花椒、连翘、翅果、养殖、小杂粮”的五大特色产业,形成规划连片发展,实现规模化经营。
图2翅果油树种植基地
在产业发展的推动上,西交口乡采取了“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分批次组织干部群众到韩城等地特色产业示范园参观学习,聘请了山西农业大学教授、原农业局农广校校长、县科技服务中心人员举办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并到田间地头现场传授种植养殖实用技术。
外出参观学习花椒栽植管理
今年以来,西交口乡遵循“花椒产业主导、若干特色并进、畜牧养殖同步、精深加工提升”特色产业发展思路,计划新发展花椒亩,使全乡花椒栽植面积突破亩,发展连翘亩、翅果10亩、小杂粮0亩,发展黑土猪0头、山羊只。重点扶持兴农相逢养殖、三旺养殖、财旺养殖、阳明连翘种植、三益家庭农场等特色产业经营主体,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让持续优化的农业产业结构助推更多农民脱贫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