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翘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小小花菇不起眼,却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好帮
TUhjnbcbe - 2024/5/5 22:50:00

乡宁县关王庙乡北村曾有一片私挖乱采区,这里荒草丛生,乱石堆积。如今,这里经过治理后,建设了成排的花菇大棚,不仅解决了贫困村民就业,增加了集体收入,而且花菇大棚收益后,还带动了9户村民和部分贫困户种植花菇,成了北村脱贫致富的特色产业。

“要帮助村民脱贫致富,一定要因地制宜,选择适合当地发展的产业项目。”为了帮助村民脱贫致富,年,“第一书记”王清霞驻北村后,结合实际进行了详细考察,“经过多方论证,最终选择了花菇大棚种植,帮助村民实现增收致富。”

北村下辖北村、南村、崔家坡、冯家坡、庙坡等9个自然村,户,口人,其中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占到50%。北村属石山森林区,地处偏远,土地贫瘠,昼夜温差大,村民靠天吃饭,主要种植玉米、小麦、杂粮和薯类。在历史上,北村是乡宁有名的贫困村。近年来,在王清霞与驻村帮扶工作队及村“两委”干部的共同努力下,大力发展核桃、花椒、连翘等产业,同时,通过产业政策扶持,大力发展养牛、养猪等养殖产业,使村民收入不断增加。作为“一村一品”的花菇大棚则成了村民“造血式”扶贫的新路径,受到群众的欢迎和称赞。

北村的花菇大棚是从离北村不远梁坪村引进的。由于梁坪村花菇大棚起步早,大多村民依托花菇大棚走上了致富路。王清霞及村“两委”干部们到梁坪村进行考察后,将花菇大棚确定为北村的“一村一品”建设项目,对私挖乱采区进行治理后,通过扶贫资金和政策的支持下,在乱石堆上建起了8个花菇大棚。

“每个花菇大棚长40米,宽10米,一次可存放1.1万棒,每棒产花菇1公斤左右,可循环使用7茬,每公斤花菇市场售价10至13元,而且不愁销路。”王清霞介绍,“大棚建起来后,与管理技术成熟、销售市场稳定的龙头企业剑泉花菇合作社进行合作,实行承包托管,经营中吸收不少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及村民进入大棚务工,不仅增加了集体收入,而且解决了群众就业难题,免费培养了不少种植技术人才。”

年,北村花菇大棚收益后,村民也纷纷效仿,建起了规模不一的花菇大棚。这些新建的花菇大棚中,其中还有6户贫困户,他们每人一棚,不仅自己成为受益者,还带动了其他贫困户通过务工实现增收。

“打招呼就过来干,工作就是脱袋、套袋、注水、存储,苦不重,活也不累,每天80元工钱。”今年63岁的李伍全是北村的一个贫困户,由于上了年纪,无法外出务工。村里建起花菇大棚后,李伍全跟其他贫困户一样找到了务工的去处。

花菇肉质肥厚细嫩,外观美丽,香味浓郁,营养丰富,经济价值高。北村的花菇供不应求,一直不愁销路,一出大棚就被来自临汾、新绛、稷山等地的客商收购。

“现在我们建设了多个存放花菇的冷库,具备大量存贮的条件,下一步计划引进花菇加工技术,对烘干花菇进行包装,开发花菇酱等产品。”王清霞介绍,“花菇种植生产产业链条扩大后,将更大地提高花菇经济效益,同时还将吸引更多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帮助更多贫困户脱贫致富。”

1
查看完整版本: 小小花菇不起眼,却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好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