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是改善城市综合环境、提升承载功能的重大举措,也是便利易地扶贫搬迁社区群众的具体措施。按照“布局区域化、经营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发展产业化”要求,做大做强县域特色优势产业。
(一)支持完善安置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一是不断完善县域基础交通设施。按照易地扶贫搬迁后续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尽快推进交通主干道以及城乡客运枢纽站的建设进程。二是推进公共实训基地工程建设,为搬迁社群群众提供专业的就业者技术指导,激发内生动力。三是构建安置区公共服务体系。优化公共服务功能布局,合理确定建设标准和规模,医院、超市、银行、菜市场、图书馆、水、电、网络、垃圾污水处理等公共服务设施,切实保障易地扶贫搬迁社区群众与原居民享受同等的教育、医疗、水电气网使用权益。
(二)支持县域优化产业布局,提高带贫效果
1.立足资源禀赋做好后续产业。
产业发展是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发展的关键,必须立足于地区资源优势特色发展相关产业。卢氏县是全国十大药材基地县之一,如连翘野生资源面积达90万亩,种植面积达70万亩。要立足资源禀赋,加强品牌宣传力度,优先发展具有卢氏特色的优质产业,建设高标准的产业园和物流中转基地,切实把优势资源转化为搬迁户手中的真金白银和实实在在的经济增长点。*府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