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高”书记富民记
记沁源县交口乡长征村
*支部书记张慧斌
“俺再算算看!”
一座座青山紧相连,一朵朵白云绕山间,一片片梯田一层层绿,正在半山腰的田间地头查看柴胡长势的刘五生,连忙点开手机里的计算器算起来。
这几年,家住沁源县交口乡长征村的刘五生,跟着*支部书记张慧斌在地里套种柴胡挣了钱,前一年刚搬进新屋。说起种植柴胡亩均收入,成本开支、收入毛利,反复算了几遍,他“沟壑”密布的脸上露出了笑容,说:“俺家套种了6亩,连柴胡籽带根,亩均收入少说也有元!有活干,有钱挣,大伙儿都享了慧斌的福!”
张慧斌,除了是长征村*支部书记外,还是县人大代表。从年至今,他带头组建合作社,带着乡亲们种植中药材,做大并拉长药茶、药妆产业链条,带领越来越多的乡亲们走上了致富路,也成了乡亲们嘴里津津乐道的“三高”书记。
返乡创业“干劲高”
原本,张慧斌有份人人艳羡的工作。
年,他辞去工作,回村创办了一家水泥预制件厂。当时,家人和乡亲们实在看不懂他,“放着安安稳稳的工作不干,自己瞎折腾”。
创业路本就不平坦。东挪西凑筹措资金,终于把厂房建起来了,又遇到了生产设备采购难的问题。为了尽快买回机器、投入生产,张慧斌先后两次赴河南省巩义市机械厂催单。第二次在巩义市一住就是半个多月,用他的话说,“在这里上了人生中的第一堂实践课”。
半个多月时间,他每天早上5点半准时起床,早早地来到机械厂门口等厂长,见到厂长就递烟,开口第一句话不是催设备,而是诚恳地请教“如何管理企业”“如何营销产品”等知识。厂长在纳闷之余,一来二去越来越喜欢这个好学的年轻人,对他知无不言。
用心听、用心记,张慧斌不仅学到了知识,设备也很快买回来了。回来后,用学到的管理方法经营水泥预制件厂,很快一炮打响,白手起家的他赚到了人生中“第一桶金”。小小的水泥预制件厂,还为村里36户、余口人提供了就业岗位。
“看着乡亲们的笑容,俺内心第一次受到了触动,有了想让更多人走出贫穷的冲动。”张慧斌说。
年12月,口碑好、人缘好、人品好的张慧斌高票当选为长征村*支部书记。
上任第一件事,他就领着支村“两委”在长征村里里外外、山山梁梁转了一圈、走了一遍,发现在多亩的村辖区范围内,弃耕地、荒地、宜林地带共有多亩。“荒着多可惜啊!”张慧斌和支村“两委”商讨后,邀请林业专家、农业技术人员到村实地考察,发觉这些土地适合种植中药材。
说干就干,第二年开春,在县林业局的大力支持下,多亩连翘在长征村扎下了根。
药材富民“招数高”
“无论干啥,首先自己得弄懂学会。”
抱着这样的想法,为了学习中药材种植技术,好学的张慧斌又多次跑到河北、运城等省市拜师学艺。
那段时间,一有空,他就往书店跑,购买了不少有关中药材栽培管理技术的书籍自学,还自费参加了省里市里多期中药材种植培训班,不是“泡”在书里,就是“泡”在地里。
功夫不负有心人。高职毕业的他,不仅获得了“农民农艺师”技术职称,还琢磨出了一套不浪费土地的立体种植方法——连翘地套种*芩、柴胡等中药材。试种成功后,他希望带领更多的乡亲们通过种植中药材敲开“致富门”。
推广之初特别艰难,需要向乡亲们无偿提供中药材种子种苗和技术指导,并且签订种植协议,保证保底价回收。为了确保药效,张慧斌种植的中药材大部分不是一年生、一年见效的,一年下来不仅没有一分钱收益,而且随着项目逐步扩大,资金需求也越来越大,他只能把家里的积蓄全部拿出来垫资种植。
后来,张慧斌牵头组建了沁源县藏畛种植专业合作社,筹备成立了“沁源县中药材种植协会”,采取“*支部+合作社+贫困户”模式经营,不仅带着长征村乡亲们种植中药材,还在全县推广立体种植模式,沁源县中药材种植基地逐渐形成了规模,“一村一品”逐步发展成了“一县一业”。
规模出效益。目前,合作社中药材自主经营面积达余亩,辐射带动了沁源县9个乡镇、50多个村的乡亲们发展中药材种植余亩,人均增收余元。
“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俺生长在农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代表,应该发挥自身优势,带领更多乡亲们过上好日子。”张慧斌说。
腰包鼓了,环境也要美。以“四好农村路”建设为契机,长征村完成了路面硬化1.9公里,石砌护坡立方米,安装木头护栏余米、绿化围栏余米,村庄绿化余平方米,全村主干道硬化率达%;新建两座蓄水池,铺设自来水管网2米,改造排水管网米,乡亲们吃上了安全水;修建文化小广场,打造小游园,街旁巷陌、房前屋后皆是景,长征村的“颜值”越来越高,乡亲们的日子越来越甜。
产业升级“水平高”
故事到这里似乎该画上句号了,可是张慧斌却没有停止,他一直在思忖着如何把一株株小药材做成更大的“文章”。
年,张慧斌聘请北京绿维规划设计院专家多次来到长征村现场考察,提出建设以“合欢本草谷”为主题的中药材综合生态旅游区,实现“一个村庄就是一个中药材产业园区”的构想。
从不拖泥带水的张慧斌一送走专家,就立即召集*员、村民代表开会,全体通过后马上行动,收购村民闲置旧房屋及宅基地13处17余亩,改造土坯房2座。按照规划,陆续开工建设百草茶馆、中医文化馆、五行音乐康养馆、香蜡馆、百草禅意馆、芬芳手工馆、孙思邈文化廊、草本乐园“六馆一廊一园”。目前,百草茶馆、芬芳手工馆、孙思邈文化廊已完工。
串点成线、聚线成面,依托长征村成熟的中药材种植、加工技术,引进中草药深加工产业,上马药妆生产线和药草茶生产线,聘请专家打造纯植物护肤品及特色药茶,注册“沁兰舒”商标,延长中药材产业链条,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长征无闲草,认得皆是宝。”长征村出名了,因中药材而声名大噪。
“这是草本乐园,以果蔬采摘香草布道,每年5月后到11月前,游客可随意采摘,早期的*瓜、番茄,入夏的桃李、杏子,秋日的玉米、南瓜,还有冬天里的大棚草莓,每一季、每一天都会让人乐而忘返。”漫步长征村,张慧斌当起了我们的“向导”。
“这里是孙思邈文化廊,是以中医文化为主线的一组古建筑群落。在这里走走转转,游玩中可感受中华医药文化和沁源地方特色古建筑文化的魅力。”
“百草茶馆是游客品茶的悠闲场所,也是商务洽谈的上佳之地;还有芬芳手工馆,这里有乡亲们在专家指导下手工制作的一盒盒化妆品,当然更少不了可口的药膳、熨帖的面食……”
优势找准了,产业找对了,长征村奔向小康的底气更足了!
来源丨长治日报
记者丨常珍珍
编辑丨秦天
审核丨韩焰
监制丨岳兰
原标题:《张慧斌:让更多人走出贫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