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年1月,巩义市林业局干部王惺惺到涉村镇南庄村任驻村第一书记已经一年零八个月了。由于长期与村民一起在田间地头奔走,从外貌上已经看不出惺惺和当地群众有什么差别。唯一不同的是,他手里经常提着的那个装着各家各户帮扶资料的手提包。
王惺惺,男,生于年5月,共产*员,巩义市林业局营林造林科副科长。南庄村位于巩义市涉村镇北部4公里处,*家山南麓,平顶山北侧,东接姜河沟,西临红石山,最高海拔米,属山地丘陵区,辖区面积2.5平方公里,居住村民户,全村人口人,所有土地全是山坡梯田,地质瘠薄、砂石混合,村子里没有任何工厂企业,村民们除了在贫瘠的土地上种植传统农作物外,只能依靠到外面打零工挣钱养家糊口。
勇于担当,敢啃硬骨头
年5月,王惺惺被选派到涉村镇南庄村任第一书记。对于刚上任他来说,从来没见过这么样贫困的村庄,从没接触过这么重要的扶贫工作。无论从地理环境到工作性质,一切都是那么的陌生。面对繁重的工作任务,他迅速调整状态,整理思路。把不懂得问题一条条列出提纲,时常去涉村镇*府,找到扶贫主管领导和包村干部,就脱贫攻坚业务工作进行详细咨询;并主动参加*府班前会,认真聆听乡镇领导对扶贫工作的部署安排,工作要点逐条记录下来,认真思考与分析,直到理清头绪为止。工作之余主动学习脱贫攻坚相关*策、应知应会知识要点,主动联系其他驻村书记,相互讨论并分享心得体会。
真抓实干,用心用情做扶贫
南庄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共17户51人,为了确保每一位贫困人口*策应享尽享,王书记带领脱贫责任组成员,白天挨门挨户走访、晚上加班加点整理资料,详细了解每一户的致贫原因及贫困情况,每天都是忙到深夜。经过一个多月的走访调研,村里的贫困户和低保、五保户都被他们走访个遍,准确的掌握了贫困人口情况第一手资料,确保及时把各项*策落实到位。上任至今,王书记通过推荐转移就业、安置公益性岗位来增加贫困户收入,低保提标,落实残疾补贴、教育补贴、大病报销、危房改造、七改一增等相关*策,申请产业扶持奖补及雨露计划等措施,让南庄村1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切切实实得到实惠。
村民们还记得,他们村有个叫康景的老人,年近80,与老伴常年守着一个患有精神病的儿子,生活的重担本来就把两位老人压得难以喘息,更为不妙的是儿子精神病复发,在家日夜摔打东西,使得老人寝食难安。得知这一消息的王惺惺,急忙联系市林业局帮扶人卫晓锋,两人协商后共同资助人民币元,同医院,协助老人把儿子送去住院治疗。一切办理完毕,康景感激地对王书记说:“孩儿呀,多亏有你,要不然我们这日子真是没法儿往下过。”
凝心聚力,发展产业促脱贫
王惺惺时刻牢记第一书记“抓*建、促脱贫”的责任与使命,通过组织多次*员大会,鼓励每人积极建言献策,努力寻找适合本村发展的好路子。
近年来,南庄村根据自己的地势环境,一直在生态林业上谋求发展,核桃种植规模不断扩大,村民们还初步尝试了林下种植。但由于品种良莠不齐,加上气候干燥、技术缺乏等,这里的林业还无法形成规模性效益。
年,王惺惺根据派出单位优势及自身的专业特长,结合南庄村的地势地貌,积极宣传林业*策,带领村支两委干部,奔赴外地参观学习丹参和花椒的种植与管理。思路已谋,计划已定,说干就干,王书记开始带领南庄村民在荒置多年的枣园山种植花椒。
说着容易做着难,面对前期资金短缺,道路难行、土地平整等问题,导致工作进展十分缓慢。资金短缺,他就发动村支两委一起贷款;道路难行,他就组织钩机日夜赶工;要浇水灌溉,他与*员群众一并一桶一桶的提水上山。为了赶进度,他与*员群众中午都不下山,两委人员拿着挂面、拿着锅,在山上开灶做饭。众人拾柴火焰高,短短的一个月时间,全村完成了近亩的花椒种植。
树苗种上后,王书记并没有就此放松。为了便于后期基地管理,他又积极协调南庄村注册了“巩义市太平种植专业合作社”,计划以“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对群众种植花椒地块进行统一管理。随后,他紧紧抓住派驻单位林业局这一后盾支撑,积极向单位争取并成功为花椒示范基地申请50万元奖补资金。这部分资金,有效解决了产业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
年9月,南庄村委院内一片繁忙快乐的景象,原来王书记联系的外省中药材收购商进村拉货来了。这边药材装袋、过秤,那边人家给现钱。村里的贫困户康明道拿到多块钱后,高兴的合不拢嘴。尝到甜头的村民又继续在花椒基地套种知母多亩,连翘5万株,白芍1万株。目前,南庄村核桃、花椒、药材三大农林产业布局已经基本形成。
“形成产业、培育市场都要下长期功夫,不能急于求成,要不断总结经验,探索特色种植助力脱贫的有效机制,长久惠及南庄人民。我将继续带领驻村工作队撸起袖子加油干,全力以赴帮扶”。王惺惺说。
群雁高飞头雁领,扶贫路上见真情。相信在王惺惺书记的带领下在脱贫攻坚这场硬仗中,南庄村一定能取得优异成绩!
来源:巩义驻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