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孙艳
摘要:*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并指出“三农”问题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和广大人民的生活,应着重解决乡村地区发展不均衡、资源利用率低、人与自然关系不协调等各种问题。结合国家*策与本地区发展的实际情况,把*策理念运用到具体的生活实践中,在借鉴以往经验的同时也要具有创新意识。文章结合古县实际发展情况,研究了在现阶段的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探析了核桃产业以及农业经济发展的具体走向,以供参考。
古县坐落在山西省临汾市东北方向,周围有太岳山,还有两条河流,分别是汾河和涧河。古县的东面是安泽县(具有岳阳连翘之称),西面是洪洞县(是寻根祭祖的地区)。古县的总面积约km2。古县农业资源丰富,尤其是该地的山地地形,特别适合树木生长,但是由于其地理位置比较偏僻而且交通不便,很难吸引工业的投资,造成了农业和工业的发展存在很大的差异。古县应充分利用国家的*策支持并且结合自身的特色产业,发展本地区的农业经济[1]。
1古县核桃产业发展概况
1.1地理条件优越,历史发展悠久
古县作为山西省最大的核桃种植基地之一,依靠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历史条件进行大面积种植。由于其具有昼夜温差较大、土层肥厚、光照时间充裕、四季分明的优良特点,使古县核桃年产量高达万kg。而且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中,古县核桃相对于普通核桃,单个核桃重达0.15~0.2kg,味香,皮薄,出油率比普通核桃高1倍多,产量较高,并获得了优秀产业基地的称号。通过高质量的示范基地,为周围发展核桃产业的农村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持。在自然和历史的双重推动下,古县核桃得到了强有力的品质保障。
1.2发展核桃示范园,成立品牌加工企业
在各方面努力的基础上,古县核桃产业入选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在转型发展的道路上持续构建现代农业产业园。在示范园中,古县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进行种植管理工作,在核桃幼苗生长期间可同时种植红辣椒,探索“林菜间作”的模式,通过轮番模式最大化利用田地。
在对古县南垣乡的走访中发现,以前农民以农业为生,人均年收入仅元,现在通过轮作模式,不仅能种植红辣椒等林下经济作物,增加农民收入,而且对于核桃的生长丝毫不受影响。依托产业发展的新格局,以“古岳古树”为品牌创立公司,该公司精选古县核桃品种,通过精心研发和市场调研,39种产品已在古县20多个网点市场进行销售,切实解决了古县核桃种植户出售难、价格低的问题。
1.3核桃计划统一部署,扶持*策狠抓落实
县*府应大力发展核桃产业现代化促进乡村振兴。每年把万~万元的资金投入到产业转型升级中,通过综合管理,狠抓13个示范园的巩固充实和提升效益的情况。在持续推进乡村振兴的步伐中,依托古县的实际情况和优势,利用宏观层面的现实机遇,科学规划和严格管理核桃产业。
2古县核桃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2.1市场监管不力,优良品种较少
古县核桃以皮薄的优势特点得到了可持续发展,但由于其他地区和不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逐渐加强,山核桃、小核桃、玩物类核桃的推广使得古县核桃缺乏多元化的市场空间。
我国核桃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同时也推动着核桃树苗需要进行多个品种的研发和推广,但由于核桃树苗的市场需求量较大,利润幅度较大,从而对加入培育核桃树苗单位的要求过低,使得研发核桃树苗单位愈来愈多。管理部门审核不严和不良商家的售卖,使得核桃树苗质量参差不齐,苗种的纯度和质量难以得到保证,造成年产量日益下滑[2]。
近年来,由于天气的不稳定性和春寒霜冻等因素的影响,古县核桃产量不佳。部分农户急功近利,采用市场上的核桃树苗进行培育,导致单位面积的产量和效益降低。真正优良的纯种完全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核桃种植出现良种率低、品种繁杂、缺乏专用品种和高档品种的问题。
2.2年轻劳动力对外流失,短缺专业人才队伍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拉大了乡村和城市之间的差距,许多农村人口为了获得更好的社会资源开始积极主动地在城市寻找发展机会,出现了农村妇孺老人居多的“空巢现象”[3]。在这种状况下,古县核桃种植人员以老人妇女为主,缺乏年轻劳动力,在以后“由谁种”的问题成为乡村振兴的一大难题。同时,古县7个乡镇都缺乏专业人才,一些企业对于新核桃品种和规划用地的接受程度较低,对各个镇的核桃种植情况不能全面了解,依据传统经验进行不科学的种植管理。有些企业为牟取私利,只做表面功夫,忽视了*府和农民的切身利益,大力推销不适合古县本土发展的核桃树苗,对发展特色产业带动当地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缺少一定规划,缺少对当地核桃产品的开发能力,尤其是专业人才紧缺的问题比较突出。
2.3品牌营销意识薄弱,龙头企业引领不足
在推广多元化的产品时代,打造品牌效应成为古县核桃急需面对的问题。将古县核桃品牌进行长久宣传,扩大其影响力,是开发特色产品的必经之路。但是在财*经费的投入中,古县核桃的宣传推广资金比重较小。缺少资金的支持使得许多工作无法顺利展开,由此也会引发一系列问题。比如古县核桃无人问津,想买的人无从打听,很多古县本地人对于当地核桃的价值仍是一知半解,只是了解以种植核桃为主。因此,要打造古县特色核桃,获得大众认可,将品牌推广到周围省市,走一条具有古县特色的核桃振兴之路。
2.4管理模式粗放,精准化程度较低
依靠传统种植方式进行生产的古县核桃,虽然在很长一段时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这种粗放式的管理模式也造成了一定的资源浪费。古县发展核桃的地区多为山坡地,种植条件尚不能达到现代化农业生产水平,还是以人力为主,投入的劳动力成本较高,农户只重视核桃的采收量,忽略了其他方面,因而导致大多数核桃园精细化管理程度低、管理措施不到位,影响了核桃的生产效益。在田间管理方面,部分农户对于施肥用量、灌溉方式以及虫害方面的治理问题缺乏根本性的有效对策,同时因为恶性竞争、农户不进行交流讨论、没有专业的科学指导以及气候等各种因素,致使核桃产量和质量都没有显著提升。在振兴古县核桃产业的发展过程中,这无疑是一个很大的发展障碍。至今,古县大多数农户的思想仍然停留在“靠天”的经验中,任其自由发挥,重产出和轻投入的思想依然存在。在统计古县核桃产量的数据中发现,示范园在科学规划中已经形成了一系列标准化流程,而在经验农户的管理中核桃的产量和品质却大不如前者,古县核桃产业的整体水平呈低迷状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优良设计区域管理以及利用现代化机械操作,成为古县核桃产业持续稳进发展的保障。
3依托乡村振兴战略发展古县核桃产业的路径
3.1加强顶层设计,发展特色产业
抓好核桃产业,调整农村经济结构,按照“巩固面积、提升质量、转变方式、发挥效益”的发展思路,把核桃特色产业作为拉动当地经济发展的主要项目。通过核桃基地建设、项目区配水、土地综合开发利用、培训工程建设4个方面加快古县核桃产业的发展[4]。近年来,受到气候条件恶劣和市场不景气等因素的影响,严重打击了核桃种植户的积极性。为了增强农户种植核桃的信心,让其可以在发展核桃产业中获得切切实实的利益,离不开当地*府的鼎力支持。要深刻领悟乡村振兴战略,贯彻落实到核桃产业的工作中,统一思想和行动,推动古县核桃经济快速发展,把长远的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相结合。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核桃产业的快速发展也为其他产业提供了有效的借鉴。古县旧县镇溪谷中药发展有限公司通过学习核桃产业的发展模式,聘请专业人才对旧县镇的土地、自然环境、水源进行全面分析,确定核桃在该地有很大的发展前景,公司制订了以“企业+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吸引旧县镇许多农户开始科学种植核桃,在种植核桃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这就给当地许多农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农民利用传统技术在管理核桃的关键时期,积极开展除草、分拣、施肥、灌溉等工作,农民在生产间隙可进厂工作,从而实现种田和打工双向联动,从而获得更多的收入,有效解决了农民的就业问题,促进致富增收,缓解家庭经济压力,产业前端效应突显。
3.2引进外部人才资源,发展壮大专业人才队伍
专业人才将是一个助推乡村振兴的关键因素,*府相关部门应设立若干个省级专家团队,在*策和资金等方面予以支持;共建共享专家库,为古县各个乡镇开展农村经济发展的技术指导与支持,提供人才支撑。核桃产业技术人才要将理论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通过结合过硬的理论知识,在社会实践中不断运用,只有深入应用到古县核桃基地,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