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待东君催,百花次第开——虽说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仍旧严峻,院子里的春花还是如约而至,应时盛开。先是报春、连翘联袂登场,次则桃红李白、海棠、紫荆逐个亮相……待到3月底4月初,那满院的丁香又悄然绽放。
资料图,新华社供图
丁香,又名丁子香、鸡舌、百结等,木犀科,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因花筒细长如钉且香,故名。据记载,丁香的种类多、分布广,在我国就有三十五种,例如暴马丁香、白丁香、紫丁香、红丁香、水丁香、羽叶丁香、小叶丁香、佛丁香、云南丁香、北京丁香等。
丁香花的花序硕大,花开繁茂,花色虽不同,但多以淡雅示人;其娇嫩柔弱之态、冰清玉洁之姿,让人喜爱,亦惹人怜爱。它在暮春和初夏盛开,是最早带来夏日情愫的花朵。
丁香,确实是个很美的名字。当它盛开的时候,如片片云朵铺满天空,悦目怡人,又清丽脱俗;如队队少女迎风起舞,轻盈典雅,又撩人情思。或许因为丁香花如簇如结婀娜多姿,自古以来,人们便将其称为“丁结花”“百结花”,并赐之以美称曰“情客”;诗人在写丁香花时,往往因“结”而“愁”,多赋予其愁绪——杜甫有诗云:“丁香体柔弱,乱结枝犹垫。”李商隐亦云:“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牛峤则借丁香花来抒发分别后的思念:“自从南浦别,愁见丁香结。”南唐李景写得更直接:“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在我国,野生丁香广布大江南北,尤其以秦岭与西南地区最多。因其耐干旱、易成活且具淡雅之美,可用来装点环境,所以人工栽培的丁香也有不少。由是,关于丁香的民间传说层出不穷,多流露出温婉、凄美之情。
有一则名为“生死对”的故事。一个年轻书生进京赶考,途经小店,邂逅店主的小女,两人一见钟情。姑娘为考书生才情,提议与他对对子,遂出上联:冰冷酒,一点,两点,三点。书生冥思苦想,居然对不出合适的下联。后来,书生因此思虑成疾,竟一命归西,姑娘十分悲痛,只好将他安葬于后院。奇怪的是,书生的坟上不长别的,只长丁香花。有一位教书先生得知此事,看过此景,告诉姑娘书生把下联给对出来了:丁香花,百头,千头,万头。后人便将这副对联称为“生死对”,它象征着一段至死不渝的爱情。
还有一个略不同的版本,说丁香花原本是五瓣的,却因一个凄美的故事改变了形态——很久以前,男孩和女孩在丁香花盛开的季节相爱,但未被世间承认。为了娶到心爱的女孩,男孩远走他乡考取功名,临别时许下誓言:“丁香花为证,我一定回来……”谁知男孩走后,竟客死他乡,女孩听闻,也在怀念和悲伤中死去。第二年,满城的丁香花都少了一瓣,由五瓣变成四瓣,“霜断尽空枝,肠断丁香结”,这样的结局令人叹息。不过现实中,五瓣的丁香花并未绝迹,在花丛中偶尔会碰到一两朵,由此人们又有了另一个说法:如果找到五瓣的丁香花并且许下心愿,就一定能够实现。
我居住的解放军报社大院内也种满了丁香,每当丁香花盛开,大院内簇簇洁白,阵阵微香,生机盎然,赏心悦目。看过与丁香花有关的民间传说,不由得仔细观察一番,我发现大院内的丁香应该是同一个品种,都开四瓣的白花。
“殷勤解却丁香结,纵放繁枝散诞春”,丁香,凝聚的是一份情结;情客,表达的是一种情愫。尽管古人赋予它愁苦的形象,尽管传说给了它凄美的色彩,但它递送的是深春的浓情与初夏的火热。且愿丁香能给我们带来好运,还有幸福的人生。
来源:北京晚报作者:杨洪立
流程编辑: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