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翘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医院关于ldquo新冠rd [复制链接]

1#
暑假青少年白癜风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ys/190808/7366537.html
武汉近月爆发新型冠状病*肺炎,传染性较强,患病人数日益增多,该病属中医“疫病”、“温病”、“湿温”范畴。《说文》曰:“疫,民皆疾也”,明确指出“疫”是一种急性流行性传染病,属中医时疫的一种。从中医学上看,该病属于中医温病范畴,病邪以湿*为主,兼风夹热,有的患者兼风较多,有的患者夹热较多。所以,患者感受湿邪后,首先出现湿困气机,全身困重乏力;湿困中焦脾胃,脘痞、纳差等,此时病情进展因为湿为主,所以有病缓而缠绵之象。然而湿性趋下,为什么患者出现上焦肺的病变呢?一方面因为兼风夹热,风、热邪气,“两阳相劫”,劫持湿邪上犯,另一方面因为体内“伏燥”于肺,吸湿于上焦,于是在上焦肺内形成风、湿、热相搏的病机,正如“风雷相搏”之势,导致肺内病变快速扩大,邪气蒙蔽肺窍,肺的宣发肃降失司,出现咳嗽、发热、呼吸困难,若此时治疗不及时,病情快速恶化,湿邪化热,热邪旺盛,由于热邪的作用,营阴极易受损,血液受劫,出现神昏谵语,甚至脱证。根据以上病机,华中科技大学同医院中医科主任范恒教授率中医科团队针对此次新型冠状病*,制定了7个方剂,即1号、2号、3号、4号、5号、6号、7号方,1号方主要用于预防;2号方用于病*感染初期发热、咽痛、咳嗽症,3号方用于疫病初期以乏力、肌肉酸痛、纳差、便溏、低热症;4号方用于病*感染肺炎中期,以干咳、气短为主症;5号方用于重症期以发热、严重呼吸困难;6号方用于危重期高热、神昏谵语、烦躁等症;7号方用于恢复期。

1号方

益气滋阴,清热解*,燥湿除秽为主。用于预防,对于增强体质,预防新冠状病*感染可以使用。

生*芪12克,白术9克,防风6克,北沙参10克,贯众10克,连翘10克,鱼腥草15克,桔梗10克,甘草5克,苍术10克,薏苡仁30克,藿香5克,茯神15克。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两次温服,也可代茶饮,服用3-7天。

2号方

2号方疏风清热,解*利咽。用于疫病初期以发热、咽痛、咳嗽,舌苔略厚,舌尖红为主要证候。(风热袭表证)

金银花15克,连翘10克,薄荷5克,牛蒡子10克,法半夏10克,柴胡10克,*芩10克,板蓝根15克,桔梗10克,甘草6克,玄参15克,射干10克,防风10克,苦杏仁10克,羌活10克,苍术10克,蔻仁6克。水煎服,每日一剂,每剂煎取ml,分2次温服,服用3天更方。

3号方

3号方分消走泄祛湿,辛凉轻剂透热。用于疫病初期以乏力、肌肉酸痛、纳差、便溏、低热,舌苔厚为主要证候。(湿温初起,邪遏卫气)

升麻25克,当归15克,金银花25克,连翘15克,法半夏10克,橘红10克,茯苓15克,苍术15克,大腹皮15克,柴胡10克,*芩15克,杏仁10克,藿香10克,厚朴6克,射干10克,枳壳10克,

竹茹10克,炙麻*6克,红景天1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每剂煎

取ml,分4次温服,服用3-7天。

4号方

4号方清泻肺热,利肺止咳。用于新冠病*感染肺炎中期,以干咳、气短为主要症状症状。(湿热壅肺证)

桑白皮15克,川贝10克,百部10克,鱼腥草30克,连翘15克,败酱草15克,薏苡仁15克,麦冬15克,芦根25克,冬瓜仁10克,苦杏仁10克,桔梗10克,柴胡10克,*芩15克,厚朴10克,红景天15克,升麻30克,当归25克,槟榔10g,草果6g,知母10g,芍药10g,炒三仙各2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每剂煎取ml,分4次温服,服用3-7天。

5号方

5号方泻肺平喘,祛痰化瘀,升清降浊。用于重症期以发热、严重呼吸困难,气喘、吸氧时血氧饱和度下降低于93%,舌质暗红,舌苔厚为主要表现。(疫*闭肺证)

葶苈子15克,炙麻*10克,升麻30克,当归25克,芦根25克,薏米仁30克,冬瓜仁15克,桃仁12克,法半夏10克,瓜蒌皮15克,苍术15克,桔梗10克,姜*10克,蝉蜕6克,僵蚕10克,熟*6克,鱼腥草30克,金银花15克,连翘15克,石膏2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每剂煎取ml,分4次温服,服用3-7天。

6号方

6号方开窍固脱,解*救逆。用于危重症期,高热、神昏谵语、烦躁,胸腹灼热,手足逆冷,呼吸急促或需要辅助通气或者ECMO治疗者。(内闭外脱)

四逆加人参汤合安宫牛*丸或人参15克、制附子15克,甘草10克,石菖蒲10克送服安宫牛*丸。水煎服,每日一剂,口服或鼻饲给药3-7天。根据情况静滴参附注射液、参麦注射液等,口服安宫牛*丸治疗。

7号方

7号方益气养阴,补肺通络。用于患者恢复期以干咳,胸闷,气短,动则加重为主要表现。(气阴不足,肺脾两虚)

沙参15克,麦冬15克,玉竹10克,天花粉15克,西洋参10克,五味子10克,丝瓜络15克,扁豆10克,桑叶10克,橘络5克,苏子10克,浙贝10克,杏仁10克,甘草6克,地龙10g。水煎服,每日一剂,每剂煎取ml,分2次温服,服用7-15天。

—END—

监制:孙晖王继亮

信息来源:中医科

编辑制作:彭锦弦

审稿:聂文闻

转载请注明以上内容

请点亮右下角"在看”为协和加油,为武汉加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