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翘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名城评论双黄连金银花绿茶及其它 [复制链接]

1#

无论是双黄连,还是金银花、绿茶,所谓的“抑制”病毒,都是在“感染”之后的事情,既然“感染”了,那就不是“抑制”的问题了,而是要“对症治疗”。

1月31日晚,一条微博称上海药物所、武汉病毒所联合“初步发现”中成药双黄连口服液可抑制新型冠状病毒。

一时间,#双黄连可抑制新型冠状病毒#词条迅速攀至热搜,口罩之后,双黄连又成了人们抢购的紧俏物品,“售罄”“下架”,“就一会儿没看手机,双黄连也脱销了。”

中成药双黄连口服液,由金银花、黄芩、连翘三味中药组成,“具有疏风解表、清热解毒之功效。用于外感风热所致的感冒,症见发热,咳嗽,咽痛。”现代医学研究认为,双黄连口服液具有广谱抗病毒、抑菌、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是目前有效的广谱(指抗病毒的广度,笔者注)抗病毒药物之一。

双黄连口服液抑制新型冠状病毒真有效吗?

双黄连口服液抑制新型冠状病毒真有效吗?对此,上海药物所表示:科学的事不想说太过。“有抑制作用是初步发现,初步发现对病毒有抑制。”早期服用能控制病毒吗?早期服用会有好处吗?“目前还没有这么详细的研究,因为我们只是在武汉病毒所做了一个初步的验证。”可以抑制病毒的说法是准确的嘛?“对对对,但也不能太拔高,因为这个科学的事情我们不想说得太过。”

其实,上海药物所的专家说的非常明白:只是“抑制”,并没有说“预防”。什么是“抑制”?约束、压制,“通过药物来控制病毒复制的各个环节,来达到控制病情的效果。”

这里面就有两个意思:一是,体内要是没有病毒,有什么可“抑制”的?万一被感染了,仅仅“抑制”能行吗?二是,“目前,双黄连口服液已在上海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华中医院开展临床研究。”“只是根据实验初步证实预计有效,但是临床应用和预防还要做大量实验。”那意思就是说,仅仅还在研究,与临床应用还有很长的距离,况且,用量多少、怎么配伍都还是未知数,“预计有效”“可抑制病毒”缺乏临床数据。

记者猜想写作此报道的记者的初衷是告诉人们一个信息而已,不想却被处于恐慌之中的人们过度理解,把双黄连当成了那根稻草。

世界卫生组织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用于预防和治疗新型冠状病毒的药物。而且,作为中成药,双黄连口服液是有用药禁忌的,普通人是不可以随便使用的。

也许有人会说:现在管不了那么多了,万一有用呢?“是药三分毒”。《黄帝内经》把中草药分为大毒、常毒、小毒、无毒四类。虽然并不是所有的中草药都有毒,但就中成药而言,对症才是药,不对症,吃它干啥。

金银花和绿茶也能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其实,最近跟新型冠状病毒扯上关系的不止双黄连。南报融媒体1月31日以《南大团队研究发现:金银花、绿茶能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为题报道说,(南京日报)记者从南京大学获悉,该校生命科学学院张辰宇教授团队的研究表明,金银花等植物中富含的MicroRNA(miRNA),有靶向和抑制新型冠状病毒的潜力,可用于新型冠状病毒的早期预防和治疗。

该报道说,miRNA是一类内生的、长度约为20-24个核苷酸的小核糖核酸,在细胞内具有多种重要的调节作用。“‘金银花等植物中的MIR是一个广谱的抗病毒成分,课题组现在正在做相关实验验证MIR对新型冠状病毒的作用。’团队成员陈熹教授介绍,MIR能够在金银花煎剂中稳定存在,并通过口服后在人体内直接抑制流感病毒的复制。之前的实验表明,黄柏、大青叶、中国绿茶中富含与金银花中相当浓度的MIR。因此,金银花、黄柏、大青叶等有望用于新型冠状病毒的预防与早期治疗。”

“有望用于预防与早期治疗”,是否能够抑制新型冠状病毒,还需做进一步实验。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一位教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人类对抗此类病毒只有两种有效办法,靠自身免疫力对病毒产生抗体和在病毒感染前注射疫苗。针对双黄连口服液、金银花和绿茶等能抑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说法,该教授表示,一种药物是否安全有效要经过诸多实验,包括动物实验、一期临床试验、二期临床试验和三期临床试验。在未完成临床试验前,是没有足够的证据能证明,某种药物在人体中可抑制新型冠状病毒。

基于以上分析,所谓双黄连口服液、金银花和绿茶抑制新型冠状病毒的说法,至少目前来说,还处在科研、医疗新发现阶段,我们在对科学抱有敬畏的同时,不可把“有望”“可能”当成“一定”。

笔者觉得人民日报提醒的对:抑制≠预防和治疗,别自行服用双黄连口服液。

有必要再重复一遍:按照世卫组织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的建议,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用于预防和治疗新型冠状病毒的药物。盲目的抢购、囤货没有意义。

名城徐州评论员:巴全东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