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能治么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141202/4528255.html我叫王忠武,年8月,我自告奋勇成为一名扎根基层的驻村第一书记。
大山镇,正如它的名字一样,横在广大群众面前的是绵绵无尽的大山。而该镇野场村人均收入低、产业匮乏、发展严重滞后等问题,都成为横在我们面前、阻挡脱贫成效巩固提升的一座座“大山”。
要致富,产业带动是关键。刚来到野场村,我便深入全村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以及老党员、离任村干部、致富带头人家中,翻过每一座大山,走遍每一条小路,以便掌握野场村的实际情况。
野场村
经过调查研究,我才发现,我们面临的困难可不小。想发展花菜种植项目,野场村却缺水源;想发展小黄牛养殖,但是资金投入大、风险大;想发展高粱、魔芋种植,但劳动力投入大、销售价格不稳定,群众意愿也不高。
众志成城,集思广益有出路。正在我为发展产业焦头烂额之际,我接到联系野场村的州政协经济委主任岑南昌的电话,原来经评估,野场村土质、海拔适合种植连翘。连翘产量高,经济效益高,3年挂果,前期还不影响农户种植蔬菜、大豆等作物,且项目由州政府引进,不愁销路。
经与村五人小组形成一致意见后,我们立即分头行动,做群众思想工作,联系种植技术培训,筹集资金等,项目紧锣密鼓地进行着。最终,以“村合作社+公司+基地”建设模式,带动野场村户农户种植连翘,现种植面积已达多亩,连翘产业初具规模。
多措并举、成效巩固有提升。脱贫致富需要多举措、多思路,为此,我们制定了“远抓连翘种植,近抓务工、畜牧养殖增收”的致富策略。一方面,为贫困户外出务工提供宣传引导、就业帮助,全村外出打工人员已达余人;另一方面,两年多来先后共争取省级财政专项发展资金万元,组织修建村级公路4.6公里,惠及农户户。夯实基础,群众发展产业的信心更足了。
野场村一角
驻村以来,我积极与包保责任人协调配合,一起解决群众的疑难问题。当遇到有贫困户不愿缴纳医保时,我多次深入其家中,详细介绍国家政策,分析利弊,将他们的思想工作做通做实;有些符合条件的贫困户,怕搬迁到安置点不能解决基本生活,我便积极四处奔走,为搬迁户介绍工作、推荐就业培训,解决搬迁群众的后顾之忧……
驻村工作虽然艰辛,但它是我人生中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我将一如既往地做好各项工作,向组织和群众交上一份合格的帮扶答卷。
王忠武,兴仁市税务局工作人员,年起至大山镇野场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段源兴 整理
编辑胡耀元
编审尹长东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