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王宝凤)
东风春雨过,万物皆清明。
在最美人间四月天里,第一团户外不停的脚步去向青州方向。
出行决定仓促,未有“备课”,路上才知道此行的蛤蟆山位于庙子镇,同窗梅姐的家就在庙子。户外的行程紧张,不可能有与梅姐见面的时间。但每每想起梅姐,心里就暖暖的。好在去年云门山之行已经与梅姐匆匆一见了。
到达三角地下车。很是惊异这竟是一个村庄的名字。百度其来历,未果。
好巧!与我们同时下车的恰是WF团的,这是“偶遇”大本营了!
两支队伍会合后,瞬感驴线也火爆。
天气晴好阳光不燥微风正好,白云丝絮般飘在蓝天上;从知道PM2.5以来,太期待这种天气了,临川先生“愿回羲和借光景,常使秀色当檐边”,更多的是政治愿望;于我,则纯粹是追景了。
幸遇日晕。
且看龙哥的美图。
春日里“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饷开”,蛤蟆山附近连翘是主打花,或零星或聚集,一路相伴;
野花野草缤纷其间,尽力绽放。谁道苔花米小,再卑微的生命也有春天!
置身芳原绿野之中,看春入遥山,莫将闲事挂心头,尽享人间好时节。
跟随领队的脚步,过蔓蔓荒草,穿苍翠松林,灌木丛中穿林打叶;
或四肢攀爬,或躬身而行,
脚步和身体循山势起起伏伏……
登高回望,忽明白三角地之由来了——卧于苍茫群山的三角山坳之中。虽非官宣答案,想来也应该是答案的近亲了。
挂壁羊肠乃登蛤蟆山之路,以其势而名,是此次线路的最为期待的亮点。
前行处将是挂壁羊肠道的经典路段了!
想象中的挂壁羊肠应该与郭亮村的挂壁公路大同小异吧,走过后就规膜和震撼对比,果然如小道VS公路般小巫见大巫。但之于生长在辽阔平原大地上的我们也是神奇了!
且看近图:挂壁羊肠道是天然形成的,挂于百米高的绝壁之上,一侧即是悬崖,虽无难度,但在仅能容脚的窄处,还需扶着绝壁缓缓前行。
只要不是恐高,还是安全的。况且还有黑云和龙哥做安全护驾。
“大意失足阳关道,小心驶得万年船。”险要处还是小心为上的。
安全通过最难点,是值得庆贺一小下下的。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及待翻过蛤蟆山,从远处回望时,发现蛤蟆山是有些形似金蟾俯卧,这是对着结论找论据了。
返回到三角地的途中,见此标志,充分证明蛤蟆山也是确有其名的!
翻过蛤蟆山后,山鞍部漫山的金黄的连翘入眼来。
此处应该就是传说中的黄花坡了!
后来转到山对面遥望,貌似这个位置吧?
连翘是有故事的花。在河南新密有岐伯山,传说五千年前岐伯和孙女连翘在这里采药种药。一日岐伯在山上自品自验药物时,不幸中毒。无奈之下,孙女急中生智捋了一把身边的绿叶,揉碎后塞进爷爷的嘴里。片刻后岐伯慢慢苏醒过来。之后岐伯发现这绿叶有较好的清热解毒作用,便以孙女之名取名连翘。并在沟内广泛种植,此沟即是大臣沟。
先一睹其绰约风姿,尽享一场花的盛世。
黄花坡以连翘盛境而名,远眺山坳处的村落应该就是黄花坡村了,乃青州名景“黄花溪”之源头。
在黄花坡的草丛里席地而坐,如黛苍山环抱柔柔黄花相拥淡淡花香拂面悦悦歌声缭绕,小隐隐于山之人的幸福不过如此吧。
广阔天地下简单的午餐,有着“陶然共忘机”的欢言,有着户外人纯粹的快乐。
午饭后继续环线向着三角地方向回程,经过这段山嵌时,感觉似曾相识,想起翻越马武山的情形了!
年夏日南太行之行,从红豆杉大峡谷翻越马武山去往马武寨时,恰遇大雨,皆淋湿。下午2点左右行至一段倾斜的可以避雨的高高崖壁前,午饭,点火取暖烘干衣服。那天是7月30日。
现在想起伏天里篝火取暖也是醉了。
下午3:30左右回到三角地,看花红柳绿的村子安静在大山里,想起“老树画画”:兄弟移居深山,远离嚣嚣人群。他说如今挺好,往来全是白云。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宋人的嘱托记着呢,最好的路是回家的路!返程了,在乎山水更在乎你!
()
(部分图片来自队友,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