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翘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连翘落袋 [复制链接]

1#

花开有时。我曾把连翘花与迎春花混同。7月的山上,开得最旺的是*荆花,我之前以为它是紫荆,又想当然了。此时的鲁中山区,绿色主导,分不清谁是谁,犹如人流中,分不清你我。开花的*荆,让人一眼就能认出它来。花朵虽小,形状很奇特,香气亦特别。

连翘是山上最早开的花,现在的连翘果实,颜色与叶子一样绿,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它们。我与爱野行山时,看到过山民背着袋子在山间行走,本不知TA们为的啥,一问才知,原来是在摘连翘。

“连翘摘了就拿去卖。今年卖九块五一斤。连翘没有刺,好摘。”山民如是告诉我。我知道连翘是中药材,但我却没想到采摘连翘的季节在6月底就开始了,我还以为要等到秋天才算成熟呢。

说到采摘连翘,我与爱野年8月中旬在河南林州的南太行转山时,有一天下午恰逢下雨。其时,雨还没有下大,只是天阴得厉害,雨点开始降落。我们正开车行驶在山路上,突然前方从路边的丛林里钻出四个人来,仔细一看,是三个老太太和一个老汉,TA们每人背着一个编织袋,手里拿着镰刀。

老汉冲我们招手示意,爱野停下车来。

“能捎我们一段路吗?下雨了。”老汉主说,三个老太太看着我们,跟着帮腔。

“车小,你们坐后座可能会挤点儿”,我告诉TA们实情。

“没事。我们就在前面那个村住,挤挤就到了”,山民是有忍耐力的。

我让TA们四个人先挤在三人的座位上坐好,然后让TA们把镰刀放在袋子里,抱着自己的袋子。当我提起其中一个袋子时,感觉沉甸甸的。

“袋子里装的啥呀?”我好奇地问。

“连翘。我们是上山采连翘的。”TA们一边回答我,一边开始打听我们的信息,还让我们到TA们村里看看,到家里吃饭。

现在想来,南太行的连翘比鲁中山区的连翘要晚些时候才能采摘,因为那里的温度更低。连翘可能算是泼辣的植物,不太挑地理条件,这一点比果树更具优势。我们在南太行行走时,发现南太行的果树比起鲁中山区来,肯定是极少的。即便在景区,也不能轻易在超市里买到水果。

“中国地域辽阔”,这种“辽阔”不是写在纸上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类似这样的话,对我而言,在旅行中感觉得犹为深刻。就从饮食来说,为什么各地的美食不同?我认为最重要的原因,是食材不同。食材为什么不同?因为气候、地理条件不同。

连翘落袋,变成中药材。*荆花开,吸引无数蜂蝶前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