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长研究白癜风的专家 http://m.39.net/news/a_5941698.html七年级学生对写作普遍存在着不同的畏难情绪,要么对着作文题目无从下手,要么写作时素材脱离自己的生活,再加上语言积累不丰厚,表达能力欠缺,硬着头皮凑字数,照搬某些常见的范文模式,生搬硬套,东拼西凑,写出的作文千人一面,缺少个性与创意,没有真情实感,更没有思想和灵*。
林清玄说过昔日的“樱花不只是樱花,而是一个春天的感觉,一个美的化身”,让花要移植到我们的内心。风景就在我们的身边,但又几个学生认认真真的看过,摸过,闻过,思考过?所以,再美的风景对于一个不爱凝视的学生来说,就等于无存。当然,无存还因为年龄,在一个十二三岁的少年眼中,景就是景,他们不会伤春悲秋。
我从微写作开始训练,将身边的一人一物一景一事作为写作的素材,引导学生与每一朵花每一棵树对话,从而观察生活,感悟风景,表达自我。由此,我设计了写景三部曲。
三部曲1:观察摹其形
[写作点拨]春暖花开的季节,我带领他们在学校前面的园圃中,让他们找到最喜欢或者相对喜欢的一种植物(有的同学不大喜欢植物),通过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等多重感知,按一定的顺序去观察它们的外形、枝干、叶子、花朵,并把观察到的想表达的与同学交流,然后动笔真实的进行描写,不限字数。一节课的时间,大多数同学都能抓住主要特征写几句——写眼之所见,在观察中体悟。
学生习作:连翘的花朵不大,但满枝金*,花色点点,带有几分娇艳,非常美丽,令人喜爱。它的花朵相互拥簇着,*艳艳、金灿灿的。仔细端详,发现连翘花是由四个小花瓣组成的,花蕊是嫩*色的。摸上去是光滑的,闻着有淡淡的清香。连翘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那么耀眼夺目。一阵风吹过,它们微微摇摆,仿佛随着风在翩翩起舞。(姜凯丽《连翘》)
三部曲2:想象绘其神
[写作点拨]此时,学生抓的只是景物的外形,如何能写出它的神呢?我引导学生回顾学过的《春》《济南的冬天》,借鉴文中的写法,让学生适当地借助想象和联想,运用动静、虚实结合等手法,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写出景物的精神,让景物活起来,让学生在原来所写的基础上再进行补充完善——打通景物与人之间的感情通道。
学生习作:在学校前院,一抹亮眼的白跃进我的眼底。它素装淡裹,晶莹皎洁,亭亭玉立――它就是白玉兰。
在远处观望,它如那让人心生敬意的骑士,守护着校园这方乐土,多年来,不曾抱怨。
我抬起脚慢慢的向它靠去,生怕打扰到了它的小酣,它似乎能感到我所想,在微风中摇了摇手臂,似在告诉我,它已挣脱出冬天的牢笼,又能再次守护这些单纯而又美好的孩子,到了树底,看着白玉兰花,它像一位身着旗袍的江南女子,优雅动人,从古老的小巷移步而来,白衣衬的它有些孤寂,细碎的步子轻柔的便碎了一地的风情,可就是这般的柔情,却坚持守护在这儿,不畏严寒。
同学们在嬉戏欢笑,它似乎也感同身受,在细风中,随风起舞,但像是注意到了我眼神在它身上停留了许久,我们两个相互凝视,我仿佛在他波澜不惊的眼眸后发现了他另外一份隐藏的情感:在悠悠岁月中送了一届又一届的学生,看着他们的成功,他们的失意,无法言语,却一直站在墙头边,默默地鼓励着他们,守护着他们......(李函霏《玉兰》)
三部曲3:连接物与“我”
[写作点拨]]因为这次写作,学生对校园中的花草树木多了一份